畅销玉米品种库存却最大
- 来源:农财宝典种业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库存,玉米,种子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14 08:17
“五国军棋”经销郑单958,为清库存比着压价
从2001年的339万亩到2012年的6854万亩,近三年基本维持在7000万亩,郑单958深受农民欢迎,是我国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玉米品种,没有之一。也是2012年以来库存积压最为严重的品种,拥有经营权的几家企业,相互压价,扰乱市场价格体系。
一个品种养活多家公司
一个品种可以打天下吗?郑单958告诉我们,可以。
“一个品种,壮大了4家公司,也养活了一批(种子)从业者。”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一名长期从事玉米研究的老专家说,郑单958刚刚推出那会,托关系都买不到(种子),真是谁买谁发家。
据了解,2001年,郑单958刚通过审定便上演了一场品种“争夺战”。郑单958权属单位河南省农科院采取买断生产权、经营权的竞标方式,最终由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河南秋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金博士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南金娃娃种业有限公司4家种业公司取得了该品种的生产权和经营权。
10多年来,郑单958为这4家公司贡献了绝大部分利润。2010年,中国种子集团出资2000万元,购买了郑单958的部分经营权。郑单958的经营权由4家变为5家,被行业人称之为“五国军棋”局面。
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佟屏亚透露,中国种子集团在当年就实现了还本盈利,有效缓解了其销售压力。而为了盈利,没有该品种经营权的种子企业、经销商甚至农民则私制繁种,偷偷销售,“私繁滥制、套牌种子满天飞。”
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战
郑单958是行业中的标杆,更创造了一个神话。但如今却面临着这样一种尴尬:与其明星品种身份不相符的是,它丧失了种子价格的尊严。
据市场调查显示,高价位种子的毛利率普遍在50%以上,而郑单958的毛利率却只有20%左右。登海605、先玉335、隆平206等种子的价格普遍在50元/袋上下,而郑单958每袋的价格只有20多元钱。
“我们是不愿主动推的,卖一袋种子赚不了多少钱。但很多农民主动买,还是要配上(郑单958)来卖。”河南种子经销商刘华说。
业内人士分析,产能过剩,导致公司之间相互竞争。5家公司互相压价,陷入恶性竞争,而价格和利润率的降低又进一步打击了经销商的积极性,销售更加困难,于是价格被压得更低,最终陷入恶性循环。例如,2014年每袋种子从原定价40-50元(亩用量)降至25元甚至20元,销量急剧下滑。
为什么会出现不断降价局面?有人说,一开始郑单958的价格就定位成了中低端产品,但更多的人认为是产能过剩。除了5家具有郑单958经营权的企业每年生产大量种子外,“私繁滥制”的产量比5家生产量的总和还要多,这些种子根本销售不完,只能尽量多卖点,免得来年库存难以消化。
混乱局面或将加剧
据悉,尽管行业面临空前的库存压力,但“五国军棋”的制种面积却没有做出大的调整。除河南金博士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制种面积有了较大幅度下降外,其他4家制种面积下降幅度都不大,削减幅度最小的中种集团仅由2012年的3.66万亩减少到2013年的3.33万亩。
而除了“五国军棋”,诸多“冒牌军”,多数也不会主动退出市场。特别是到2016年,郑单958新品种保护期已经到期,届时市场可能又将引起新的混乱。
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去库存仅仅是行业“洗牌”的开端,由库存问题引发的整个行业的调整将是一个持久的过程。
农资行业首席研究员杨益军分析,我国玉米种行业结构性过剩仍将是常态,但微观看,精品仍旧是种业的驱动力。
河南秋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继军表示,供过于求属结构性过剩,滞销品种品种是造成库存积压的重要原因。企业要加强科技创新,加大新品种选育的力度,公司近两年逐渐选育出了宇玉30等替代性品种。
《农财宝典》记者 刘海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