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如何抓住大资本进入的历史机遇
- 来源:农财宝典水产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水产,饲料,大北农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4-13 07:29
3月23日,中粮集团高调启动水产饲料项目,规划五年内超100万吨。这是继大北农集团高调进军水产饲料后,又一巨鳄加入饲料争夺战。
如果说作为猪料巨头的大北农进入水产料的逻辑是顺理成章,那么对于粮食巨头中粮又意味着什么?有人说不是水产从穷屌丝逆袭为高富帅了,就是中粮的钱多到没地方花了。
奥特奇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饲料9.8亿吨,水产料4100万吨,只有可怜的4%;而中国饲料总量1.9亿吨,水产料约1900吨,也只有10%左右。对比畜牧市场,水产仍然是不折不扣的屌丝。那水产吸引中粮进来的原因是什么?
虽然水产的经济规模有限,但是一直不断发展。毫无疑问,水产业的发展潜力很大。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水产品养殖量4300万吨,占全球水产养殖量的一半左右;而我国水产饲料的覆盖率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尚有60%的发展空间,前景不可谓不大。
事实上,水产业内大集团少,竞争程度不够激烈,而且利润比畜禽料丰厚,这是大企业进入水产的重要原因。珠三角某大型饲料企业总经理表示,现在禽料的利润只有20-30元/吨,搞不好还要亏本,而水产料怎么做也有300元/吨的利润,因此很多中小企业都不愿意做畜禽料。
这不,中纺也来要了。2013中纺年开始涉足饲料行业。2014年销量10万吨,2015年也做水产料。
海大董事长薛华说,饲料业、养殖业足够大,可以容纳几十、上百家上市企业。目前中国上市的水产企业纯粹以水产起家的有13家左右。纵观水产上市企业,数量很少,而且主要集中在捕捞和加工环节,而在水产料和和动保领域的则寥寥无几,因此资本市场的流向主要在水产的下游环节,最重要的饲料、技术研究等上游领域极为缺乏资本。大北农副总裁易敢峰在首届膨化料论坛上说,目前水产行业最缺乏的是资本。
可是,随着大北农、中粮、中纺等大企业、大资本进入水产领域,进入的资本越来越多,应该说现在是资本最关注水产的时刻,那水产如何抓住大资本进入的历史机遇?
现实的情况是,水产养殖业普遍缺少资本支持。无论是种苗研发、基础设施建设、产品改良,还是产品深加工和流通,都需要庞大的增量资本投入。显然,仅仅依靠自身的资本,水产养殖户难免力不从心。多年来,由于体制制约,养殖水面流转,养殖权抵押贷款融资、社会资本进入,都缺少明确的法律支撑,水面资源资本化步履艰难;资本的进入,水产业如何把握和利用极为关键。
大企业携大资本、强资源进入水产行业,其优势非常明显。而其营销理念也往往引领行业,对行业生态产生影响。一个公司上市会带来几十亿的资金进入行业。未来更多的企业上市可能会影响行业的竞争格局,雄厚的资本会促使企业在人才和技术上加大投入,人才和技术又将促使整个行业更快的升级。
养殖业是朝阳产业,同时又是高度依赖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行业,未来一定是技术和人才的竞争。在养殖业逐步集约化甚至工业化的过程中,技术和人才将是两大支撑要素和稀缺要素,这两大要素必须靠行业自身解决。
当前,水产养殖业病害频发,业内对于对虾死亡综合征、罗非鱼链球菌、烂身病等等病害都束手无策,而种苗研究、基础学科等领域的研究更是严重滞后。这些都需要技术和人才解决。支撑行业的几个要素:技术、人才和资本。有了资本,技术和人才一定会跟进来,资本将有力的助推企业发展和扩张,因而推动行业发展。所以水产应该抓住资本进入的机遇,着力技术研究的研发和人才的积累沉淀。
苏若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