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州鲈学名大口黑鲈,原产于北美洲,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鲈形目、太阳鱼科、黑鲈属,为典型肉食性淡水鱼类,是美国最重要的游钓鱼类之一。上世纪70年代末台湾从国外引进加州鲈并于1983年人工繁殖获得成功,同年加州鲈从台湾引进广东省,现已推广到全国各地,成为国内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
目前,加州鲈的主要养殖区域分别位于广东省佛山、江苏省苏州、南京和浙江省湖州,另外在四川、湖南和江西也有一定的养殖规模。广东的加州鲈产量曾经占全国总产量的7-8成以上。然而,随着近几年江苏、浙江、四川等地区加州鲈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广东的产量在全国比例有所降低。
据《农财宝典》淡水渔业研究室综合统计,目前全国加州鲈养殖面积为18-20万亩,总产量30万吨左右。其中,广东位居我国加州鲈产量首位,养殖面积约7-8万亩,平均亩产量5000斤左右,年产量在15-16万吨,至少占全国总产量的6成以上;其次是江苏省6万亩,其中池塘养殖面积约3万亩,围网和网箱养殖面积约2-3万亩,亩产量2000斤,年产量3.5万吨;排名第三的是浙江省4万亩,主要为池塘养殖,亩产量2000斤,年产量2.5万吨。此外,其他地区也有3万吨产量。
广东的加州鲈养殖区域主要分布在顺德(4-5万亩)、南海(2万亩)、三水(0.3万亩)、高明(0.2万亩)、番禺(0.3万亩)、中山(0.3万亩)、江门(0.4万亩)等地,其中顺德勒流(1.2万亩)、杏坛(1.1万亩)、乐从(0.9万亩)、龙江(0.8万亩)以及南海九江(0.9万亩)、沙头(0.8万亩)约占了广东总面积的7成左右。
由于养殖加州鲈产值高,且利润十分可观,一般平均亩产值6-8万元,成本4-5万元/亩,亩利润可达1-3万元,一般一口塘的利润基本在10万元以上。虽然加州鲈投入大,但加州鲈资金周转快,从养殖至第一批鱼上市仅需4-5个月的时间,所以加州鲈非常受业界青睐。随着珠三角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珠三角加州鲈的主养区的塘租逐年上涨,2014年普遍在4000元/亩·年以上,顺德勒流江义村的塘租平均7000-8000元/亩·年,某些鱼塘的租金甚至上万。
两大困扰已成顽疾:病害、种质
病害频发 药品市场规模上亿元
长期以来,养殖者为了追求产量和效益,养殖密度不断提高,加上种质退化,导致病害频发。目前加州鲈常见病有十几种,包括寄生虫、病毒病和细菌病,也有多病原综合发病现象。有些病如溃疡病和病毒病给养殖者带来了具大的经济损失。随之而来的是药物滥用现象较为普遍,水产品质量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给产业带来严重影响。
“药残隐患随时有可能把行业打回原始社会”,最早从事加州鲈等高档鱼打包外运的顺德龙江集北渔场总经理黎经武告诉记者,目前加州鲈养殖方式还十分落后,仍旧沿袭几十年来冰鲜投喂习惯,冰鲜污染导致养殖水体环境较差,造成鱼体质下降,容易染病;此外,冰鲜所带的病菌常常危害加州鲈健康,使得鱼病日渐严重,烂尾、烂身、烂鳃和诺卡氏菌病等病害经常发生,渔药用量和使用次数有增无减,为治好鱼病,乱用药、用违禁药的现象时有发生。
顺德杏坛创时新兽药店老板陈自刊提出,往年只在大鱼阶段发生的病害,现在发展到在小鱼阶段也有同样病例,发病层面广、程度深,这都与目前的投喂方式和养殖密度等养殖管理方式有重大关系。黎经武指出,落后的养殖管理模式勾勒出了“投冰鲜-鱼发病-乱用药-药残隐患”的行业现状,药残隐患犹如一颗不定时炸弹。
由于投喂冰鲜过多,导致水质破坏严重。因此,养殖加州鲈的药用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平均每亩的药用成本在1500元以上。2009年前后,不少药厂开始大力推广调水等产品,养户也慢慢接受调水为主“防重于治”的观念。
养殖加州鲈的平均用药成本从2009年的800元/亩上升至2013年的1800元/亩左右,药用成本逐年增加。按照广东7万亩的养殖水面计算,药品市场容量超过1亿元。养殖一造加州鲈所需的调水品比例从2009年的12%增加至2013年的33%,而杀虫、消毒类药品分别从2009年的33%、38%降至2013年的29%、25%。
种苗市场容量200亿尾 退化严重
全国大约8成的加州鲈苗种生产集中于珠江三角地区,广东的加州鲈种苗场大约200家左右,主要集中在顺德龙江、乐从、勒流、杏坛以及南海九江、沙头等地,其中六成供应省内,四成供应华东江浙等地。据《农财宝典》淡水渔业研究室综合调查统计,全国加州鲈种苗市场容量200多亿尾,其中广东加州鲈种苗市场容量为90-100亿尾,华东江浙地区70-80亿尾。
近两年,由于春季广东地区气温回升较慢,加州鲈亲鱼受精率普遍较低,仅为10%-20%,鱼苗生长速度也比较慢,导致鱼苗供应量少,苗价翻倍上涨。2010年,1cm的加州鲈鱼苗仅为120-130元/万尾,1.5cm的为150元/万尾;2011年3月底,顺德区加州鲈水花均价为40元/万尾,1cm规格的鱼苗价格普遍为230元/万尾,南海区部分鱼苗场甚至将1.0-1.2cm的加州鲈鱼苗定价为400元/万尾;2014年3月,加州鲈水花升至160-180元/万尾,4月下旬加州鲈水花报价仍保持在120-130元/万尾。这是因为珠三角地区近年加州鲈养殖量增幅较大,苗价虽大幅上涨仍然供不应求。
虽然广东是全国最核心的加州鲈种苗生产基地,拥有200家苗企,但是诺大的市场却几乎没有一家成型的企业,大部分是由家庭作坊式的私人苗场组成,鱼龙混杂。由于缺乏大型企业资金的支持,更缺乏专业上的保种、护种等技术上的突破,因此种苗退化的问题也随之日渐凸显。
目前我国引进和养殖的加州鲈,没有建立起标准化的选育机制,缺乏人工定向选育,加上引种30多年来不注重亲本留种需遵守的操作规程,甚至有的苗种生产单位为了生产上的方便,选择个体小、性成熟早的个体作为亲本,致使加州鲈种质严重退化。主要表现有:性成熟年龄提前、生长速度下降、对环境不利影响和疾病的抵抗力下降等。相关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国内养殖加州鲈的多样性比国外野生群体有显著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