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主流模式:一次放苗,多次出鱼

  在广东地区,加州鲈一般主要与四大家鱼、罗非鱼、胭脂鱼、黄颡鱼、鲫鱼混养。因为加州鲈的商品规格为0.8-1.5斤/尾,规格超1.5斤/尾后,加州鲈的规格越大越贬值,所以加州鲈的养殖周期通常在10-12个月,属于一次性放苗,多次出鱼的放养模式,资金周转非常快。

  珠江三角地区通常在3-5月放苗,9月份以后鱼长到8两/斤后分批上市,一般到次年3-4月份经过3-6批收获即可将鱼收获完。在江浙地区一般5-7月放苗,年底可收获一部分,其余到第二年的上半年陆续收获上市。

  广东养殖加州鲈多年,养殖技术纯熟,近年随着塘租、冰鲜成本等上升,养密度也随之上升。目前珠三角加州鲈的主要养殖模式为:加州鲈投放密度0.6-1.2万尾/亩,套养鳙鱼60-100尾/亩、草鱼30-100尾/亩,鲫鱼100-300尾/亩等杂鱼,养殖周期一般一年,加州鲈平均亩产量为5000-6000斤,商品规格在0.8-1.5斤/尾。一般在9月底规格为8两/尾后开始上市第一批鱼,11月达到上市高峰期,之后每隔1-2个月出一批鱼,一般在次年的4-5月前出完鱼,出鱼批数3-6次。

  目前加州鲈养殖多为半精养冰鲜喂养模式,以中层鱼加州鲈为主,混养底层鱼鲫鱼或黄颡鱼,搭配少量上层鱼鳙鱼或鲮鱼,投喂方式2-3餐冰鲜/日,这种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为养殖户创造亩产利润。然而在日投上千斤冰鲜的高负荷下,塘底腐败物质积累多(亚硝酸高),水质污染大,冰鲜鱼携带病菌,定期使用药物防治病害成为首要选项。近两年加州鲈诺卡氏菌病暴发,与长期使用冰鲜造成的养殖环境恶化不无关系。

  加州鲈为水体中下层肉食性鱼,摄食行为属于条件反射,一方面对食物气味(腥味)具有很强选择性,一方面喜好捕捉运动状态的食物。特定生活习性决定了饲料养殖模式与冰鲜养殖模式有所区别,例如在国外通常有一套严谨而周全的幼鱼驯食过程、合理控制密度、机器投料、养殖周期1年以上、一次出鱼等;与之相反珠三角加州鲈驯食过程相对粗放、养殖密度高、投喂不加节制、养殖周期普遍短于1年、分多批次出鱼。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