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州鲈鱼养殖成败的关键在于养殖期间的管理,而养殖管理的核心是水质管理。加州鲈鱼为凶猛鱼类,喜欢食动物性饵料。要求水质清新、溶氧丰富。因此整个养殖过程中,水质不宜过肥。
一、定期换水
保持池塘清洁安静的环境。做好日常的水质常规理化指标(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的监测工作。特别是夏秋季,由于投喂大量饵料,极易引起水质恶化,有条件的一定要坚持定期换水,注入新水。
一般每10天至半个月换水一次,每次换水三分之一左右。使水的透明度保持在40厘米左右,为加州鲈鱼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水环境。养殖水位管理也很重要,加州鲈鱼放养初期,由于水温偏低,池塘水位可以浅一些。
七八月份,随着水温、气温升高,要逐步把塘水加满,扩大养殖空间,以利加州鲈鱼的生长。汛期和台风季节,还要做好防汛防台工作,严防漫水逃鱼。鱼塘环境管理主要是使鱼池清洁安静。加州鲈鱼喜欢清洁、安静的环境,吃剩的配合饲料残饵、塘边杂草及水面垃圾要及时清除。保持环境安静,每天除投喂饲料及巡塘外,一般不要多打扰、多惊吓。
二、坚持使用微生物制剂调水
加州鲈鱼养殖过程中比较重要的是水的质量,而水中溶氧指标是比较关键的一个因子。池塘中如果有充足的藻相,能不断产生加州鲈鱼所需的溶氧,池塘中的亚硝酸盐就很容易转换。但“养鱼先养水,养水先养底”,塘底如果不好,无论如何调水,上下层对流时又易将底层有害物质带到上层。所以要先改底和解毒,即调水改培水,可以使用EM菌+芽孢杆菌来降解亚硝酸盐的浓度。
在投喂膨化饲料后,水质相对吃冰鲜更加容易管理。尤其是中后期水质有时会变瘦,我们建议用生物肥肥水,不提倡使用无机肥肥水。然后使用EM菌或光合细菌进行水质调节。
三、水体消毒+体内排毒
现在很多养殖户都在思考如何把病治好,但很少有人想到如何少用药,甚至不用药也能达到经济效益好。“养殖户为了能防病治病,喜欢使用一些特效药,还喜欢经常做一些消毒水体的工作。
我们知道,水环境中的一些细菌和病毒是不可能全部消灭掉的,即使能全部消灭,但鱼体吃进去的冰鲜所带的病毒、细菌仍积累在体内,如果体内病原体没有排出去,无论怎样消毒水体也不能避免病害发生。通过定期给鱼服用中草药的方法,及时排出鱼体内积累不多的毒素,起到防病作用。
四、杀虫变驱虫
每年9-10月份开始有冷空气南下,水温变化大,水体上下层水出现对流,是容易引起泛塘的时候;也是寄生虫病容易发生的时候,应该重点防控。但此时不提倡使用杀虫药防病。因为如果药物使用不当,或用药量不对,鱼出现弯腰驼背等畸形率增多,容易造成药残事件等。
所以必须安全用药,提倡杀虫变驱虫,就是用人的办法给寄生虫做计划生育——内服驱虫,如用中草药青蒿末能有效防治车轮虫、斜管虫、小瓜虫等纤毛虫病。但用中药杀虫药必须掌握几个技巧,第一,剂量一定要够;第二是一定要等三天后看效果;第三是要外用时,用50度的白酒泡一下药。第四是中药杀虫药有个好处便是天气不好时可以用,晚上也可以用。
可见,要从根本上解决加州鲈鱼病害问题,就得从理念和行动上进行转变,真正做到少用药、用对药,调整养殖模式,推广膨化配合饲料,推行健康养殖。
天恩供稿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