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 来源:中文信息
  • 关键字:阅读兴趣,积极性,基础教育
  • 发布时间:2014-12-23 12:21

  摘要:语文学科一直以来都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尤其重要的是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提升,因此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逐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这不但是新时代教育教学首要完成的任务之一,同时也是语文学科克服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弊端,从而实现科学合理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以下笔者将通过本文,并结合自身近几年的实践工作经验,针对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阐述。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 阅读兴趣 积极性

  在实际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是整个学生学习阶段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当前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阅读能力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严重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进步和发展。在新课改的号召之下,中学语文课堂中的教学方式也应该有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学生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改变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深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尤为重要。

  一、我国传统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不足之处

  1.中学生思想得不到开发及阅读兴趣低等情况

  在我国传统的中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基本上都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满堂灌”的落后课堂教学模式。语文教师拥有绝对权威,使学生的思想被牢牢的束缚,并得不到彻底解放,学生没有任何属于自己的思维空间进行思考,甚至有很多学生不敢自己去思考。没有自己思考在里面,学生的兴趣就会下降,最终阅读兴趣自然不会很高。

  2.中学语文课堂上教学模式相对单一

  我国中学语文课堂长期处于单一式教学模式的统治之下。“教”与“学”的关系处理不得当、分类不明确。课堂经常成为语文教师的“一言堂”,他既是授课的主体,同时也是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主体,教学模式脱离不开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形式。即便是在教学条件比较优越的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资源,也时常由于缺乏创新精神,使阅读兴趣处于更为尴尬的境地。

  3.无教学目标或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贯穿在整个中学语文阅读方向的教学目标,对于今天的语文课堂显得尤其重要。但是事实上我国传统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相对空泛,不够具体的情况比比皆是。严重缺少针对于各个年级、不同学生的教学目标,这样就无法深层激发出中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

  二、激发中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有效措施

  1.采用灵活性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师对教材进行灵活运用,因此,教师首先要整体上把握本教材的难点、重点,然后针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实现教学内容的整合。在课堂,教学方法应采用新奇性较强的方式授课,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只有使学生感受到了乐趣,才会激发其学习兴趣。例如,在分角色朗读课文时,一定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学到诗歌部分时,则可以开展诗歌朗读比赛等等。这种较为灵活的教学方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

  中学语文课本内许多文章均是出自文学名家之手,这些文章是用来指导学生鉴赏,训练他们阅读能力的良好教材。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语文教学,能够学生创设出更好的情景以及渲染出更好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出中学生阅读的兴趣,并以此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例如,当学习到朱自清《春》这一文章时,文章以优美的文字生动将春天景象呈现在人们的脑海当中,如果这时教师再配以相关的春草图、迎春图以及春雨图等视频,将会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在学习到古诗文《三峡》这一课时,语文教师可以针对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去过三峡这一现实状况,在教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观,同时需要配以生动的文字进行解说。伴随着一幅幅生动画面的出现以及音乐声的响起,学生便能够在视觉以及听觉上感受到美的享受,从而阅读兴趣油然而生。

  3.建立相对轻松的课堂气氛并辅以相应的奖励措施

  教师态度的和蔼,语言的幽默是保证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的条件。斯维特洛夫说过:“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穿插趣事。例如,在讲解《赠汪伦》这首唐诗时,教师可妙趣横生地介绍诗歌背景。引学生入胜,激发他们阅读诗歌的兴趣。同时,在适当的时候也要让他们独立思考,这主要是养成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此外,还可通过一定的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不论年龄大小,只要是表扬他们的话语,他们都会从心里感受到喜悦。语文课更不能缺少鼓励。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给他较为容易的问题,这样再给予鼓励,他们一定会信心百倍地去思考下一个问题,这样便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中学语文阅读是整个中学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因此,深层次激发出中学生语文阅读兴趣就成为了当代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首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前进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诸多困难,但相关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坚定信心,最终定将开创出语文阅读教学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赵振生,孙伟权,张达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探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3).

  [2]段红梅.中学语文教学注重创新教育刍议[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

  [3]张金兰.科学使用电教、改进语文教学[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10.

  谷守帅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