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全是海洋渔业生产得以顺利进行和渔区稳定的重要保证,本文对现有的渔业安全生产管理措施进行探讨,提出了如何预防渔业安全生产事故的思路。
关键词:预防渔业安全 事故 思考
渔业安全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做好渔业安全工作,必须实行综合治理,从思想、组织、制度、方法、技术诸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不安全的事故隐患。我认为,预防渔业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抓好发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意识,齐抓共管
渔业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渔业安全生产面临的严竣形势,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抓渔业安全管理工作,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形成时时抓安全,处处抓预防的风尚,真正把管渔船、抓安全、保稳定、促建设的口号叫响。同时,各级要认真克服“预防渔业安全事故仅是渔监部门的事与其他部门关系不大”的错误认识,纠正机关各部门职责不清,有的看,有的干,还有的提意见,预防渔船事故形不成合力的现象,打破“单打一”的状况,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渔政、渔监、船检等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党委一盘棋,机关一条心,上下一股劲,合力抓好渔业安全工作的局面。要对渔业安全事故实施“全方位、大纵深”的控制,把渔业安全生产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
二、加强管理,群策群防
在制约船舶安全的人、船、海况三个因素中,人是决定因素,是安全工作的主体,因此,预防渔业生产事故,必须强化人的管理。只有发动群众,群策群防,才能大见成效。现在有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即上急下不急,主管部门有压力,渔民群众没动力。一旦发生事故,主管部门急得团团转,部分渔船船主则无动于哀,没有从中吸取教训,致使不能经常得到监管的转港渔船,渔业安全事故防不胜防。为纠正这种现象,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广大渔民群众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切实提高渔民的安全意识和法纪观念,让渔民牢固树立生产必须确保安全的理念。要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身上有责任的群管群防的氛围,杜绝渔船事故的发生。逐步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船长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社会化管理格局。
三、坚持制度,严格要求
规章制度是人们长期经验的结晶,坚持规章制度是做好预防渔业安全事故工作的根本保证。渔业船舶安全工作是否落实,事故能否减少和避免,要取决于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健全,是否落实。据统计,以往发生的渔业事故,属于违章造成的约占80%以上。为此,我们要经常教育渔民牢固树立规章制度就是法规的意识,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动,约束自己的举止。在落实规章制度过程中,要实行和完善安全承包责任制,明确具体责任和奖惩办法,实行逐级承包,逐级控制,对落实规章制度好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表彰奖励。差的要批评教育,违章肇事的要追究责任,决不能讲情面,姑息迁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四、搞好训练,提高技能
熟练的操作技能是抵御风险的可靠保证。职务船员素质的高低,是关系到渔业安全的大问题。做好船员培训、考试工作,是做好了渔业安全的基础工作。在综合治理中,要把职务船员培训作为保证渔船安全航行,普遍提高渔业船员的业务素质来抓。一是要切实加强渔民实用知识培训,限制非渔劳力从事捕捞行业,本着先培训、后上岗,先登记、后出海的原则,规范用工行为。二是要严格船员资格审查制度;师资资格认可制度;培训质量和考试制度。使船员管理工作不断深化,技能不断提高。
五、强化监管,提高服务水平
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管职责,抓好源头管理,切实把好船舶检验关、渔船出进港签证关,凡人员、设备不齐,号灯不规范等安全设施有效配备不到位的渔船,一律不签发船舶合格证书,不允许出海生产。要加大巡查力度,严格海上执法,坚决制止“三证”不齐、证件不全、不适航的渔船出海。坚决取缔“沙滩船厂”,规范渔船买卖,妥善处理渔船挂靠和外地购置渔船的遗留问题。切实抓好休渔期间渔船、渔港的防火、防台工作,高度重视海上治安、涉外渔业的管理。
六、突出重点,狠抓薄弱环节
针对超风级、超航区违章作业和渔船与大轮碰撞、沉没重大事故频发,渔业安全形势严峻。为此,要落实好风情传递制度,抓好海洋渔业安全救助网络和信息网络建设,强化渔船船位动态监控。建立完善碰撞、沉没重大事故防范机制,积极实施渔政船安全巡航制度,完善渔船编组出海制度,实行同进同出,尤其在不良气候和大轮习惯航线附近作业航行抛锚期间,加强渔船值班瞭望。对年久失修木质渔船要强化管理,增加检查频次,定期保养维护,逐步淘汰,确保安全。
赵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