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但需要意识到,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依旧存在填鸭式教学,依然是以升学率来衡量语文教师教学的成败,这些因素极大地阻碍了语文教学。教师应该转变理念、拓宽视野,从语文教材中挖掘语文学科的人文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语言知识的积累、语文能力的提高、人文素养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渐渐得到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素养 弊端 培养 过程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素养不能和语文考试成绩相提并论,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语文素养是一个综合概念,内涵极深。优秀的语文教师,不能只是注重于学生的语文成绩,而是站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高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符合教育规律的。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1.填鸭式的应试教育
我们所说的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主旨的综合素质和修养,语文素养的涵义十分丰富,有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而现在的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存在应试填鸭式教育,由于传统教学教材的设计,限制了小学生的思维想法,促使小学生在语文教学上产生一种固化心理。
2.传统升学率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存在升学压力,升学率的高低又与教师的工作绩效相联系。教师不得不以测试来评估学生的成绩及升学率。这些客观原因阻碍了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素养的培养
小学高年级语文素养的培养主要由教师带领,小学生不可能一开始都会撇开之前的固化心理,需要教师一点一点地深入,慢慢根除小学生受限制的心理,开拓小学生的思想思维。
1.语文教学活动
学生都会有好奇的心理,对新事物总是希望可以去认识、去了解,培养小学生高年级语文素养也是同样的道理,教师不妨学习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开辟小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例如: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例,当接触到新的课文时,教师可以用分组的形式,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文章,在此之前由各个小组提出不同的问题,哪个小组的问题新颖,贴近主题,读出作者的心境,诠释文章的涵义,哪个小组就获胜,这样一来抓住小学生争强好胜,不甘示弱的心性。达到让小学生自己理解文章的涵义,更加深刻地记住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在玩耍比赛中诠释文章的涵义。勾起了小学生对语文素养培养的兴趣,同时也激发了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语文素养培养丰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历程
语文素养的培养是小学生的一个经历过程,而这一过程也会丰富小学生的生长历程。“生命像一粒种籽,藏在生活的深处,在黑土层和人类胶泥的混合物中,在那里,多少世代都留下他们的残骸。一个伟大的人生,任务就在于把生命从泥土中分离开。这样的生育需要整整一辈子。——罗曼·罗兰”。当学习一些经典的文章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是走进心灵与健康丰富生命对话的过程。语文素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站在生命的高度,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倡导语文学习中的情感体验,让生命、精神和情感在语文教育中充沛地张扬起来。
三、语文素养培养的过程
语文学科作为我们的母语教育课程,既是一种交际工具,也是一扇认识人类文明尤其是本民族精神发展的窗户。
1.教师是学生的一道窗
在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想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求知欲望不是一件难事,但是当学生对一个问题有疑问想不通却又表达不出来的时候,教师应该及时启发他。以此来激起学生对积极思维和求知欲望的认知。当教师在教授语文知识和培养语文能力的时候,可以设置一些悬念,像章回小说那样“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也可透露一点讯息,使关注的心情变成学习的动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让人感动,喜悦,或是哀伤,教师应深入发掘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习本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会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对于一个学生老师,教师的评价尤为重要。教师的鼓励,表扬可以更好地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在小学时期,需要教师的耐心点拨,多启发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找出正确答案,让学生养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完一篇文章时,需要学生自己总结学到些什么,收获到什么,不足在哪里,学习能够有所得,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有些文章写得很唯美,就需要教师带动学生闭眼联想,利用与语文学习有关联的文章引起学生兴趣的间接事物,来引发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把每一周作为一个界限,在教学中把学生学习的进步,获得的成绩及时反馈给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求知欲。长时间的学习会让学生有厌倦感和疲劳感,教师需要一段时间开展一些有趣的竞赛活动,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有效手段。因此作为教师,职责很重要,学生像是花园里的小树苗,需要辛勤的园丁对他们修剪枝芽。
2.语文素养培养与生活相结合
在小学语文教学素养培养与生活怎样密切联系,主要归结到这几个方面:(1)要求学生收看新闻联播节目,了解每天的新信息,开阔新的视野。(2)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选择一些具有浓郁生活氛围的诗词或文章。(3)学校可组织学生参观人为景观及博物馆。(4)学生可在节假日与父母参加一些简单的社会实践活动。
四、结束语
语文素养的培养可以不断地增进和发展学生的内心世界,开启精神的自由空间,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语文教学要以知识蕴蓄为取向,转向促进学生能力和才略为目标,驻足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汪霞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