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是现代民间美术农民画创作的唯一源泉
- 来源:中文信息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传承,唯一源泉,发现美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23 16:30
摘要:农民画创作主要来源于生活,农民画作为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具有原生态之美。然而,它的历程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对于从事现代民间绘画的工作者来说,既是从事物质生产的主人,又是精神产品的主人。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用他们灵巧的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民间美术,这位艺术“之母”派,又繁衍出多个诸种艺术,才呈现出如今博大精深的民间艺术。
关键词:传承 唯一源泉 发现美 提炼美
一、传承农民画的守望者
现代民间美术已融入各画种之中,在传承民间美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从而也推动民间农民画艺术的发展与转变,笔者在生活与民间美术的创作关系上认识到,现实生活是现代民间美术创作的唯一源泉。
在探讨这个问题时,我们似乎很明确,那么还有重提的必要吗?毛泽东同志早在六十年代初就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科学地阐明了现实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他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投身到火热的社会生活中去,创作出为人民大众所喜爱的作品来,可是半个世纪过去了,现实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一直在争论从未停止过。在我国改革开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同时,有关文艺创作的极端主义,悄无声息的蔓延到我国,国内的一些人举起了一切学西方的旗帜,一时间西方的抽象派、野兽派使得国内的人在不停的学习和模仿,在美术杂志上,文艺刊物上,到处可见。而现实生活是文艺创作唯一源泉的提法又一次被拥入死胡同中。
对于创作农民画的作者影响很大,有些作者不愿继续搞民间创作,嫌它土气、层次低,由于思想认识浅薄,创作严重脱离轨道,从此,走过了一段困惑的弯路,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在如何看清现实生活与艺术创作的关系上,做为现代民间美术创作的画家们有责任把它传承下去。
二、深入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
农民绘画来源于生活,作为民间艺术,现代民间绘画,也是祖国文艺百花园中一朵俏丽的鲜花,它具有原生态之美,然而,它的历程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早在两万五千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原始壁画,画中的野猪,野马等都是当时生活中存在的动物,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发掘出大量的陶器中,发现上面刻着许多画鸟和鹿的动物形象,表现了当时人们在狩猎中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这些画大多都是早期的民间艺术。在我国出土文物、山崖画、敦煌壁画都能找到例证,艺术是社会的生活反映,这种唯物主义艺术观早在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俄国的别林斯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歌德等,都是一再强调艺术源于生活,马克思坚持艺术观上唯物论,把艺术反映社会的生活,生活是文艺的唯一源泉,作为观察艺术问题的出发点,毛泽东同志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是这样论述的“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它的社会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作为民间绘画也必然是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而且这种反映较之其它艺术门类更为直接。
生活是创作中的源泉,在毛主席讲话的指引下,长期地观察了解,体验生动的生活形式,创作出一批批深受人民群众欢迎喜爱的优秀作品。早期的“白毛女”(歌剧)、话剧、小二黑结婚,现代京剧“红灯记”、“红岩”、“高山下的花环”等,在美术创作上有“刘少奇在安源”、“血衣”、“开国大典”(油画)、“父亲”、“枣园灯光”、“晚风”等,这些作品无不是源于生活的结晶,作为现代民间绘画,在解放后,党和政府给予极大的重视与扶持,使那些散落在民间的绘画者集结起来。在全国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现代民间绘画团体。例如:陕西省户县绘画团体,上海金山县绘画团体,以及近处的辽宁省岫岩、东港绘画团体,创作了数以百计的优秀作品,许多作品登上了大雅之堂,许多作品在世界各地展出,现代民间绘画无论从队伍或自身的作品质量足以使世界为之震惊。“第一层是作为绘画创作主体艺术家的精神,创作的态度,第二层是绘画作品体现出来的价值、意义和审美取向。”
三、从生活中发现美、提炼美
对于从事现代民间绘画的作者来说,即是从事物质生产的主人,又是从事精神产品的主人,今天的社会生活已不再是两千年前的那种简单的生产活动,而是进入了高科技的电子数码时代,社会生活变的生动了、丰富了,而今天的民间绘画已不能再用简单的物象、符号来代替如今的艺术创作,而必须在生活中用心去挖掘、去发现、去聆听,再把获得的材料精细加工成有着更深的社会内容的艺术作品。这里需要有一个对于生活反反复复的认知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那些蕴藏在生活深层中的精神矿质就不能开发出来。黑格尔在谈到艺术家应跟生活建立亲切的关系时说:“在艺术和哲学里,从理想开始总是靠不住的,因为艺术家创作所依靠的是生活的富裕,应该看得多,听得多,而且记得多。”著名的民间农民画家李凤兰的作品《春锄》是画她与姐妹们在田间锄草的情景,为了使作品更完美起来,她在生活中努力捕捉闪光点,反复改动草图,最后终于使作品达到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主题,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再如户县民间画家刘志德的作品《老书记》为了反映基层干部学习马列主义的积极性而创作的,画面中的一位村书记在工地休息时学习的情景,老书记正在打火欲点烟,可他的眼神始终没有离开书本,这一细节描写的就是从真实生活中得来的,这幅画我认为在同类作品中可算是构思技术中最优秀的作品了。东港市作者张坤的《养鸡姑娘》画中女人的衣着、动态、表情使我们感到她是那样的真实,张坤是有生活感受的,主人公也很象她自己,鸡的形象也各具情态,呼呼之欲出,这是绘画者长期升化生活积累的结晶。宋绍德的《庙会》整个画面人物很多,场景庞大。《东港草莓馋死人》画面绘画出采草莓两位女子的朴实、勤劳、大大的草莓令人流口水,如果没有对生活丰富而精细的积累,没有反复更迭的通气是画不出这幅画。
当时画西画的好友说民间美术不是高层次的,使当时好多同道朋友抛弃自己所熟悉的生活,觉得现实生活没有什么好画的,还不是那些常见的东西,但又画不出来,为了改变自己要经常画写生,记录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美、提炼美。当把所有的人物、景象、动物、花草丛木形象都储备起来,当进入创作时,这些素材就可以任意选择,只有更加的热爱生活才能主动进入生活,才能积极去创作。
几年来的创作实践,使我对生活的感受更深刻了,面向社会、面向生活的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相当宽阔深远,只有把握生活中令人亲切、自然、生动的艺术才会长盛不衰,从深入生活入手,感觉可画的事物很多,相反却感觉创作的时间很少。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用他们灵巧的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民间美术,这位艺术“之母”派,又繁衍出多个诸种艺术,才呈现出如今博大精深的民间艺术。
历史在延续,我们把民间美术农民画创作在发扬光大,才无愧于祖先,而有益于子孙,搞好民间美术创作这项工程已摆在我们面前,这不是一种容易实现的事情,它不但需要从生活中获得素材,而且更需要符合人们精神上的要求,还要有相当的绘画功力,才能去适应去表现,这要求我们不但要有热情,还要有毅力,更要有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现代民间艺术的作品来。
参考文献
[1]程义伟《艺术探寻者的心踪》辽海出版社
[2]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版
作者简介:白涤,女,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丹东市美术家学会理事。代表作《家家乐》入选全国第五届年画展三等奖。
白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