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教学过程的感悟
- 来源:中文信息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高中化学,教学过程,思考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23 12:23
摘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成为教师一直在努力探索的问题。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使学生充分享受学习化学的乐趣,才能使学生成绩提高。本文主要讲述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所获得的感悟与启发。
关键词:高中化学 教学过程 思考
高中新课改已经有好几年了,我们作为中学教师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何上好每一节课,怎样优化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怎样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寻求新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融入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与学的交流中。在教学实践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以下浅谈一些教学过程中的感悟。
一、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开头开的好,将会事半功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我们都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大部分学生都非常喜欢做实验。要想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可以由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入手。学生很愿意亲自动手进行化学实验,认真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有助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化学教学中我们要利用每一次实验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实验的设计,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以及实验结论的分析。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往往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被充分激发起来有关。那我们就通过有趣的化学实验演示,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果学生真正对化学产生了兴趣,那么一定可以提高化学学习的效率。
此外,在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可以说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用化学知识可以解释许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为什么可以用明矾来净水?其原理就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化学知识来解释。过年过节我们都会放五彩缤纷的烟花,这么漂亮的烟花是用什么做的,为什么会展现出五颜六色呢?这些都可以用化学知识解释。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多举生活中的实例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教学中还可以积极采用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能适应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化学,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问题意识
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学生如果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等于拿到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那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呢?我们先要向学生讲明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培养自己良好学习习惯的情感,意志,同时克服一些养成良好习惯会出现的困难。平时要不断举例,让学生明确方法,掌握要领,使学生努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证明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会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也会在他们今后的人生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他便会情不自禁的持续下来。此外,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也得注意并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努力使自己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的教学作风,规范的教学言行。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主动、积极、自觉的进行思维的一种常用手段,有效的提问能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平时进行课堂提问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设计不同思路的问题,使各层次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回答,以获得自信。讲究课堂提问艺术是每个教师的必备技能,方法有很多,在实践中要做到适量,适度,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事实证明,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化学学习中。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求真的科学精神,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非常有意义。
三、努力优化课堂教学并加强师生互动
我们每节课只有45分钟,在有限的时间内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值得我们每个教师深思的问题。我们首先要选择优化教学策略,注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从实际情况出发,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还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师生情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平时课堂上注重学生信息反馈,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与学习的有效性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有效教学理念的提出,要求教师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培养课堂有效教学的理念。在课堂上,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要组织引导学生融入教学活动,参与教与学的交流。不能是老师一直讲,学生只当听众,在课堂上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而学生才是主体。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学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讨论。最后得出结论,教师进行总结归纳。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必须优化课堂教学,加强师生互动。
四、教师一定要进行教学反思
在日常教学中,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多进行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反思,教师能建立科学的现代教学理念,并将自己的新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反思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自我教学意识,增强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能力。每堂课结束,都要进行课后反思,我们会发现许多问题,并及时改进。没有哪一节课是十全十美的,通过教学反思我们就会不断的进步。经常反思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更轻松容易接受知识。反思不仅局限于教学中,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进行反思,一个人只有不断的进行自我反思才能获得更大的进步。我们作为教师,只有很好的进行教学反思才能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需要。
总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学习,刻苦钻研,积极探索,要不断思考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努力寻求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充分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通过反复的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积极开展化学教学活动,使学生充分享受学习化学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
[2]吴小玲.《教师如何做好课堂教学设计》[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3]《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
韩丽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