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科研管理
- 来源:中文信息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教学改革,科研发展,对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23 13:56
摘要:我国科技发展迅速,但可应用转化的科研成果却少之又少,各大综合性高校在不同教学观念的影响下,不断加强教学体制改革,创造出很多提高科研能力的新模式和新的培养方法,逐渐完善高校科研管理水平。各大高校开始注重专业学习和科技能力的相互培养,将完善各种教学体制,提高学生科研创新意识,秉承着科教兴国的政策方针,在高校科研管理中形成一个相互交织的网络。本文将从高校科研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出发,结合国内高校的实际情况,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制定合理对策。
关键词:教学改革 科研发展 对策
一、科研管理的含义
科研管理不同于其他管理方式,这种管理体现科学技术水平,是一种使用脑力劳动,不断探索,以创新性和灵活性的管理方式。高校科研管理是指在高校内部,利用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的、创造性的管理行为。在高校科研管理中要有组织性,目的性,利用科学的管理方式进行现代化信息管理。
二、高校科研管理的状况分析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逐渐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大高校也从单一的专业大学往综合性大学发展。高校对科研管理上仍依赖于人工处置,应用大量的人力与各类办公软件和数据库收集体系举行办理。而IT等信息化手段随之成为当今高校最热门的科技领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高校中出现了很多科研团队,这个团队的出现,渐渐减少了一般的高校就业方式,避免出现很多信息不完善。科研信息化管理,大学生科研管理是由人工操纵在电脑上举行传统信息管理。现在我国所培养的科研管理方面人才,不但要有优秀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还要有灵活的网络专业知识和创造性,这样要求非常之高的专业人才确实很少。组建这样的团队所消耗的财力和物力肯定是很多的。信息化管理毕竟是虚拟的东西,高校科研管理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比如安全漏洞等等。
三、高校科研管理问题
1.高校科研能力不强
就目前我国的大环境,有关科研管理实践能力一直都是信息化管理最头疼的问题,一个具有理论能力的大学生如果不能很好解决技术问题就无法正常的就业工作。然而,很好完成技术方面的运作,是否能够很好的运用现代科技也是事关于科研管理有没有未来发展潜能至关重要的衡量标志。我们应该重视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方向,加强技术管理,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科研管理技术分析,技术开发,技术选择,技术评估的能力。
对于专业的技术人员的人才培养力度不够,理论性人才远多于实践性人才,很多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空有一身的理论经验,但面对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还是不能熟练掌握,造成管理混乱。所以高校在科研环境和科研教学时一定要深化改革,不能空有理论性的指导,还要加强对科学技术的创新思考能力。
2.经济水平制约科研项目发展
我国对科研项目的经费投入,对教育投资的力度,都决定着科研发展状况。然而,这些比重都受到经济水平的制约。从最近几年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我国GDP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人均GDP仍然排名靠后,我国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这就导致国家在教育和科研投资上并不能过多。但是科研项目与其他项目相比其经费预算相当高,经费的多少直接影响到科研成果的好坏。
3.科研管理经费拨款体制不完善
资金流通不完善成为高校发展科研项目的重要瓶颈,在普通高校中用于本校科研经费一般都是由学校的财务部门统一拨款。经费只能用于科研开发项目,但是高校中科研团队没有给出明确支出情况。这种现象造成财务部门资金浪费十分严重,高校财务部门拨款之后对票据的检查程序并不完善,相关部门也没有详细的监督措施,这导致科研项目经费流失,费用与当初课题预算严重不符。科研项目研究团队在进行科研预算时并没有制定一个完善的标准和体系再加上审核不规范,很多科研项目无法朝着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
四、高校科研管理规范及对策
1.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监管
在高校中,科研管理部门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所以,关于科研方面的汇报工作含金量就需要不断的加大,在科研项目进行中有很多不同类型的风险,然而如何根据这些风险进行有效,合理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从科研经费监管方面分析。各个科研项目都有不同的发展指标,完善科研课题的预算标准。根据科研进度,将经费预算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如何有效利用科研技术能力分析,科研项目与社会发展经济评估的利润比重。不同发展进度,对一些重点问题要重点分析,都要根据其不同于以前季度研究状况进行不同比较。最后,根据每个阶段所获得不同支出差异进行不同预算的变动,并对这些预算进行仔细的专项分析。经费监管部门要以书面材料形式进行审核,其分析情况也要做出正确的核算。
2.创建多元化培养,强化科研实践能力
综合性高校在科研专业教学过程中,应将大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比较重要的素质强化性训练机制。将具有科学研究兴趣的同学组成科研团队,并将他们的相关课程纳入必修课程,在必修的课程中加大这门课程的学分。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加强各种科学水平的实际培训能力。
3.提高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
在现代的社会环境中,并不是学历高就能够给社会带来较大贡献。现在社会更多的是需要一个有能力的实践性人才。很多高校科研管理人员过于追求表面的荣誉,盲目追求科研成果,片面的探讨,并没有将科研问题做到透彻。高校科研人员因相互合作,相互监督,共同营造创新管理的新环境。管理体制要做到人性化,科学化。
4.加强创新教学,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高校在注重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同时,要将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贯穿到整个的大学生的生活之中。所以,在大一的入学中,就要让学生了解本校科学研究水平,找出对科研项目有所兴趣的同学。等到一年过后,在大二的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有兴趣的同学组成科研团队,着重培养学生基础科研能力。在努力上好专业课的基础上利用暑假时间逐渐接触社会,不断的进行社会实践,在了解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了解社会科技水平,制定合理的科研课题。这样在整个科研过程中会提前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结论
高校科研管理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高校科研管理质量,加大各校之间竞争能力,完善科研管理体系,才能保证我国未来科学发展持续性。另一方面,培养优秀的科研大学生是每个高校的责任,深化科研教学体制改革,最终让高校大学生能够多元化的发展,让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成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陈婷婷.浅谈高校科研管理精细化[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Z1)
[2]刘艳玲.论高校科研经费的联合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0(24)
[3]廖萍,张健.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化设计[J].现代情报.2006(09)
[4]陈凌建.高校如何加强科研经费管理[J].经济师.2009(07)
作者 吴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