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专家:对虾长得慢?查查肠胞虫
- 来源:农财宝典水产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对虾,肠胞虫,PCR检测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1-13 09:45
日前,一篇泰国专家关于虾肝肠胞虫是对虾生长缓慢的元凶的研究文章,在业内引起重大关注。
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中国黄海水产研究所提到过该病,缩写ECZ),也叫肠胞虫,因2009年在泰国斑节对虾上表现出来的症状而命名。
有研究表明EHP对澳大利亚来说不是一个外来病原体,而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后来,人们发现EHP也能够感染亚洲进口养殖的南美白对虾,而且虾与虾之间的直接传播方式可能是经口传播。肠胞虫的传播需要一个中间宿主--鱼,这就意味着从生产系统中排出鱼能中断传播。
用巢式PCR检测法和LAMP检测法检查亲虾粪便和幼体,可以确定EHP是否存在。病原体也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100倍镜下观察肝胰腺组织切片或肝胰腺涂片观察到,不过该方法是基于找到典型的孢子,孢子个体极小(长度小于一微米),而且有时即使在感染严重的标本中产生的数量也很少。因此,PCR是优先考虑的检测方法。
数据显示:泰国大多数进口的南美白对虾SPF种苗是没有EHP的,但因为抗病力较弱,虾苗很容易受到孵化设施和孵化场污染。中、越、泰的亲虾中都有发现EHP和AHPND病原菌,这两个病原在喂养亲虾的活多毛纲样本中也有报道。
尽管我们不断反对,大家仍广泛使用当地或进口的活饵料(如:多毛类、蛤等)喂养亲虾。有很确切的数据表明,对一些活的当地和亚洲进口的多毛类进行AHPND/EHP的PCR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建议育苗和孵化场为避免EHP,最好不要使用活饵料喂养亲虾。
孵化场中EHP的感染途径主要分为亲虾和育苗设施两个,适当的手段就可以达到防控。如果从任何育苗场拿的幼虾生长均慢于预期,这就要怀疑是EHP作怪。因此,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确保亲虾培育池和育苗池设施是干净的,处理所有的育苗和孵化设备、过滤器、水池和管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