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罗非轮养 降风险提效益
- 来源:农财宝典水产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罗非鱼,草鱼,海大,轮养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1-13 10:00
海大草鱼罗非鱼“1+1”模式
随着行业的市场竞争从“产品为王”转为“用户为王”,服务的形式也需要变得更“个性化”。以用户为中心,提高企业精细化运营水平,为其创造更大的价值,成为了目前企业赢得市场的制胜法宝。而随着白对虾成功率屡创新低,罗非鱼链球菌高发,草鱼“老三病(烂鳃病、肠炎病及赤皮病)”频现等大行业背景下,企业的服务思路也从以往的“救火式”转型为“预防式”服务,在鱼虾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进行一整套预防服务。比如,养殖模式的设计。
海大集团服务营销中心副总监刘栋辉博士在接受《农财宝典》采访时曾表示,水产养殖的风险,很多属于系统风险,模式的总结和规划是最大的服务,同时可以规避很多养殖风险。
以海大集团针对惠州潼湖、沥林、增城、东莞推广的草鱼罗非鱼“1+1”模式为例,该模式充分考虑到近年7-9月为各地罗非鱼链球菌病高发期,而这段时间又是罗非鱼的生长旺季,肝脏负荷重,鱼的体质差,容易感染链球菌得病。此外,清明前后草鱼烂鳃、出血、孢子虫等病害常发,到了夏季则由于水温高,投喂量大,虽然长速较快,但罗非鱼的肝脏负荷加重,容易感染其它疾病,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大量死鱼。海大目前推广的“1+1模式”,上半年养殖罗非鱼,赶在高温期前出完罗非鱼,避开链球菌病;下半年主要养殖草鱼,春节前后出完草鱼,避开草鱼上半年的病害高发期。这一模式不仅能成功避开病害多发期,最重要的是还能赶上好行情,因为罗非鱼一般上半年价格都较好,而草鱼春节前后的价格也是全年的最高位。
草鱼罗非鱼“1+1”模式,选择的两种鱼均为大宗淡水品种,养殖技术成熟,养殖户基本都具备轮养条件。品种间轮养技术操作简单,而且能很好地规避两种主养鱼的病害高发期。虽然模式由于需要保证出鱼时间,养殖密度都较低,像草鱼700-1000尾/亩,罗非鱼1500尾/亩。但7月左右起捕罗非鱼,春节到清明期间出草鱼,通过在鱼价高点卖鱼,在效益上反而比常规操作要高。而适当降低密度,除了能确保错峰出鱼,还能降低病害风险,保证养殖效益。
草鱼罗非鱼“1+1”模式之所以获得认可,是因为这模式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海大集团的养殖技术研发部,通过在不同地方考察收集不同养殖模式,因地制宜在集团自身拥有的两万多亩养殖试验基地,做养殖试验和数据分析,验证不同地区适合不同养殖模式的可行性。除了草鱼罗非鱼“1+1”,海大还针对不同的条件推广草鱼轮捕轮放模式,高效益单批草鱼养殖模式等,结合自身种苗、饲料、动保、疫病防治等方面综合优势,提供个性化、系统性解决方案。这些模式都是通过对现有模式收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改良,而凝练而成的“优化+个性”版,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普适性。
《农财宝典》-新渔网记者 李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