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利洋水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佛总店店长王雄
纵观各大水产品种发展,均会面临病害侵扰的困境,生鱼也不例外,这已然成为制约生鱼产业化发展的瓶颈之一。针对生鱼的疑难病害,如何进行防控为业内普遍所关注。
1、内脏有“白点”:这两年,在生鱼肝脏和肾脏等内脏上出现“白点”样病灶,养户会轻率地认为是诺卡氏菌病,但频繁用药却发觉效果不如往前。事实上,这可能是由于药不对症所致,因为能导致生鱼内脏发“白点”除了诺卡氏菌外还存在其它病因。
近年来,利洋药店在珠三角地区对多例该病症的生鱼进行细菌检测,结果显示是舒伯特气单胞菌感染,未分离到诺卡氏菌。这由病灶可区别:诺卡氏菌症状表现为肝、脾、肾等器官形成边缘界限清晰,比正常组织更硬的白色结节,其结节形成时间长,发病后期机体的所有器官几乎都能观察到;舒伯特气单胞菌感染则会形成平滑、柔软、边缘界限不清晰的白色点状坏死病灶,相比发病更为急促,易造成生鱼大量死亡。
其中,诺卡氏菌为革兰氏阳性菌,而舒伯特菌则为革兰氏阴性菌,二者选择使用治疗的药物有很大的不同,应先正确诊断再防控。
2、烂身病:该病主要发生在低温季节(11月到来年4月),在越冬期间危害最大。病鱼在发病早期,体表病灶呈斑块状充血,周围鳞片松动竖起,逐渐脱落,病灶逐渐烂成血红色凹陷,严重时可烂到肌肉或骨骼,多继发感染细菌、真菌等病症,病鱼表现为行动缓慢,离群独游,体色变黑等症状。
该病主要由体表受损引起,但机体营养失衡不足是病因所在。因此要投喂优质且适量的饲料,补充营养,定期拌喂营养性肠胃药,调理机体肠道健康。另外则是避免鱼体受伤,如减少拉网、寄生虫病、还有气泡病等会造成体表损伤的情况发生。应适度降低放苗密度,有调查表明,该病的流行与每亩产量呈正相关,单产越高发病率越高。值得注意的是,要谨防病鱼烂身后继发细菌、真菌感染,有经验的养户会在冬天泼洒防治真菌的药物,能很好地避免生鱼越冬烂身病。
事实上,病害暴发都有其背后的死因、诱因和病因,打个比方,鱼烂鳃死亡是由于缺氧导致,其诱因是寄生虫咬伤,病因则是继发细菌感染。“控死因,除病因,防诱因。”只有将这“三因”梳理清晰,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方案,才能更有效地防控病害。此外应慎用药,尤其是不要用抗生素做预防用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