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春有:协会是规范行业的有效形式
- 来源:农财宝典水产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海水鱼,禁药,养殖,协会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1-13 10:04
——海南省南海鱼类种苗协会
2014年度行业服务组织
颁奖辞:群英荟萃,集思广益。海南省南海鱼类种苗协会聚集海南地区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力的行业精英,是我国海水鱼产业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泛的专业行业协会之一。
会员单位占据我国热带海水鱼类种苗80%以上市场,海南省南海鱼类种苗协会(以下简称“海南种苗协会”)在成立之初就聚集了众多行业人士的目光,这个与当前我国方兴未艾的海水鱼产业有一定关系。2014年12月27日,目前已拥有500多名会员的海南种苗协会举行了隆重的一周年庆典活动,众多行业专家、产业大咖和政府部门相关领导等都前来捧场。可以说,未来这个协会的成长,很大程度上与我国海水鱼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其实我当时没有太深的想法,主要就是想集合大部分力量,大家来共同维护行业的秩序,健康发展。”在谈到成立海南省南海鱼类种苗协会初衷时,会长蔡春有很坦诚地说。在他看来,行业的规范需要参与者的共同努力,自己也在不断思考,期望能为广大会员提供更及时、优质、全面的服务。
海南岛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海水鱼养殖密布在广阔的海域。经过近20余年的发展,如今开发养殖的海水鱼已有30多个品种,特别是在石斑鱼繁育获得突破以后,目前海南仅石斑鱼卵年产量就高达6万公斤左右,每年生产的石斑鱼苗约2亿尾,产值约50亿元,不仅供应本国市场,还大量向国外出口。
和其它水产品种相似,海水鱼养殖也处于粗放无序的状态,价格好的品种一哄而上,恶性压价竞争;由于行业准入门槛缺失、信息交流不畅、生产无序,造成了价格的大起大落,违规使用禁药的现象仍然存在。更重要的是,经营单位海域使用证、养殖许可证、种苗生产许可证等证件没有或不全,整个行业存在较大的隐患。
蔡春有提出,如果每个经营个体都靠自己单打独斗,不但很难应对行情变化起伏,而且会造成不良竞争,主管部门很难与行业有效对接,更谈不上同行间相互交流沟通、学习提高。
“协会的领导层由一定规模的企业负责人担任,他们对本地的情况相当熟悉,而且有较强的影响力,由协会来连接主管部门和会员,效率很高。”蔡春有说,经过一年多的运行,无论是行业规章的贯彻,还是价格信息通报、同行交流学习等会员服务行为,都得到了有效执行,从目前来看,协会是规范行业的有效组织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