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谢楠
近几年,浙江的生鱼养殖规模不断扩张,年产量可达6.5万吨,已超越山东成为全国第二大生鱼主产区。其养殖区域集中在杭州、湖州和嘉兴等地,靠近华东生鱼消费市场,因此当地生鱼产业产销结合十分紧密,对广东生鱼产业的冲击与日俱增。
江浙的生鱼养殖大多投喂冰鲜,养殖周期多为2年,亩产达4000-5000斤,至6月份可陆续出鱼,主要销往杭州、上海等本土市场,目前已有当地企业进行生鱼切片加工。浙江一年的苗种需求量约13亿尾,养户多数是自繁自育,当地的苗种繁育基地位于湖州德清县,所产苗种还可远供江西、江苏等邻近省份。
另外,浙江的生鱼市场,由于受供需变动、季节变化、外来生鱼等因素影响,常年的行情波动巨大。一般,在每年7、8、9月份以本地生鱼供应为主,此时杂交鳢价格与本地乌鳢价格持平。至10月份之后,以广东为主的外来生鱼销量将逐步超过本地供应量,价格会有所下降,不过本地乌鳢的价格相比要贵1元/斤左右。
近年来,为应对投喂冰鲜鱼养殖生鱼所导致水质污染弊端,当地政府正在热推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杭鳢1号”杂交鳢,在杭州生鱼主产区养殖面积已逾4000亩,现仍处于大力推广阶段。谢楠认为,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杂交鳢必将逐步取代本土乌鳢,成为养户首选的养殖品种,江浙地区生鱼料市场和深加工产业会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