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痴”杨智华:选品种比种植更重要

  和花卉打交道30年,杨智华见证了昆明斗南如何从一个不知名小地摊集市成长为现在亚洲最大的鲜花交易中心的过程。30年风雨,她历经过辉煌,也承受过低迷,最疯狂的时候她垄断和控制了整个鲜切花的定价,种植鲜花面积达到1000多亩,基地遍布昆明、玉溪、普洱等地,最失落的时候她关掉了所有的基地,告别鲜切花行业,转入盆栽行业重头再来。

  在她的办公室,常年摆放着多盆兰花,在她的销售基地,总弥漫着优雅的花香。别人笑称她为“花痴”,她欣然接受,顺势将微信名字也改为“花痴”,对花的偏爱和对美丽的执着追求让她在花卉行业越行越远。

  初入行业只因爱花

  从小对花的喜爱,让杨智华毅然投身鲜花行业,但不是种花,而是卖花。从街头小商贩到自己开花店,“在80年代,公务员每天的工资才1.2元,我每天晚上在街头卖花,也能赚5元。”杨智华介绍。为了保证货源,她建议斗南的三户农民种植花卉,她负责销售工作。

  经过几年实践,小打小闹已经满足不了杨智华对鲜花产业的认知。1990年,她率先开拓海外市场。“最早在斗南,农民都是种植康乃馨,只有红色花型,不仅品种单一,而且质量差。荷兰是鲜花王国,全球鲜花产业都是稳居第一,因此,就从荷兰进口康乃馨种苗,特别是一些新品种,如兰贵人、小白菜等”,杨智华介绍,随后的日子里,自己不断从国外引进新品种,通过农户培植,逐渐在内地流行。

  从和鲜花打交道起,杨智华就一直是只销不种。直到2000年,才开始建立70亩自己的种植基地。她介绍,“农户种植的鲜花品质难以保证,而且多是新品种,非常受市场欢迎,农户受利益影响,容易毁约转卖其他收购商”。

  从单纯销售到种销一体,杨智华在行业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涉猎的花卉品种也越来越多,高山羊齿、常春藤、百合等应有尽有。种植面积也一路扩大,规模最高时甚至达到了1000多亩,在昆明、玉溪、洛川都有种植基地。

  品种更替要独具慧眼

  鲜花种植多少亩算大基地?业内人士答:一百亩。因为高投入、严管理的需要,鲜花种植属于小而精的范畴。“虽然扩大到了1000多亩,但也引发了很多问题,如精细化管理程度不高,很多细节跟不上,使得种植的鲜花品质不高,甚至不开花”,杨智华认为,当基地连续处于亏损状态时,也许就该退出了。

  2008年,杨智华正式退出鲜切花行业,转战盆栽市场。2008年,正值房地产业风生水起的好时光,在房地产高调上涨的大背景下,发财树等大型盆栽销售市场空前繁荣,但到2010年,大型盆栽销路渐窄,小型开花型盆栽开始受市场喜爱。

  杨智华在2010年最先从韩国引进了大花蕙兰,整个昆明到还没有此品种,几十元的成本价市场销售额可以达到800元/盆,这是一个暴利时代。一年后,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市场风向,开始种植和销售,价格也大幅下跌。此时,杨智华又独辟蹊径,从台湾引进了新品种杂交兰,也率先尝到甜头,在2012年市场价格为120元/盆。

  2014年,兰花已经进入微利时代,原来120元/盆的兰花现在只能卖60元/盆,杨智华又一次做出了新的品种选择:洋桔梗。“兰花需要三年的培育时间,而且种植技术高,很容易受各种影响不开花,但是洋桔梗只要3个月的培育,属于短平快型品种,市场价位也低,而且洋桔梗的花型、花色都非常洋气,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杨智华介绍,玫瑰是所有鲜花中销量最大的,洋桔梗被称为无刺的玫瑰,相信未来两年内前景非常好。

  引领袖珍小盆栽消费热潮

  不难看出,杨智华在品种选择上总是独具慧眼、先人一步,这主要得益于她30多年深耕消费市场和产品市场。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她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近3-4年,小盆花卉开始大规模盛行,主要是家庭盆栽消费需求大增,随着现在90后、00后的成长,他们更偏爱精致和袖珍型的盆栽,如在电脑旁摆设的小仙人掌等。”杨智华认为,未来小型花的市场将越来越大,一次性花的需求越来越多。“原来的小盆栽,花盆大小都在30公分左右,现在流行微盆栽,花盆大小只有10公分,适应小盆栽,矮化的小玫瑰等作物在未来也极具前景,现在送玫瑰是送一支鲜切花,未来可能情人节流行的礼物就是送一支装的小盆玫瑰花。”

  《农财宝典》记者 赵飘飘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