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下的花花世界

  专访昆明红日花卉种植有限公司总经理谢耀荣

  中国花卉看云南,云南花卉数昆明,昆明花卉聚斗南。

  斗南花卉市场,云集了数百家鲜切花种植企业、数千家鲜切花经营商户,每天在此进行鲜切花交易的人数达到了一万人,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

  在这个鱼龙混杂的大市场里,竞争和洗牌每日都在上演,有一些人匆匆登台就被迫离场,也有一批企业与时俱进,扛起昆明花卉产业升级的重任,昆明红日花卉种植有限公司(下称“红日花卉”)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

  网络鲜花成交第一创始人

  红日花卉成立于1993年,现公司基地面积近100亩,主要涉及玫瑰、百合、康乃馨等几大品类。公司从成立之初就通过涉足电商创新发展路径,负责人谢耀荣介绍,经过几年的摸索,2014年网上销售收入已占全年营业额的70%。

  对花卉电商这个新崛起的产业,很多企业和种植大户都在尝试,但是做的好的不多,赚钱的更少。有业内人士分析,云花电商现在还处于摸索阶段,真正形成气候还需5-10年时间。谢耀荣对此则非常乐观,虽然电商路充满艰辛,但大趋势将不可逆转。

  红日花卉是云花电商的先行者之一,从2007年开始就进军电商,通过阿里巴巴开辟国际市场。短短一年,就创下了近十万元的销售业绩。伴随互联网的普及,红日花卉的网上销售渠道也越来越健全,日流量和知名度逐年增加。2010年,网上年销售金额已达到1500万元,为其他云花种植企业提供了经营范本。

  随后,公司又继续深耕国际市场,通过摸索国外需求,总结不同国家对鲜花需求的差距。如针对日本、韩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家,可通过好货满足高端市场需求,而在新加坡、孟加拉等国家,主要打中低端产品市场。目前,红日花卉出口各国的额度占全年总销售收入的三成左右。

  产业升级直面消费者

  看到红日花卉成功后,越来越多的云花企业企图进入电商市场分切蛋糕,运用互联网的力量接收订单。2013年,红日花卉网上销售额下降为990万元。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市场份额,2014年,红日花卉通过淘宝旗舰店铺直接对接终端消费者。

  “面对消费者和面对批发商是完全不同的思路和操作手法。”谢耀荣介绍,批发商要求的是数量大、品质好、价格合理。但对于消费者,特别是以消费者用户体验评价为指导的淘宝市场,必须满足每一个客户的需求,这对物流、品质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物流一直是鲜花的短板,虽然云花是云南为数不多能“坐飞机”的产业,但传统30%的损耗率对单个消费者而言还是不大能接受。

  为了提升消费者体验,公司与韵达、中通、中国邮政等多家物流公司都尝试过合作,但在节假日消费高峰容易出现延期送货,导致鲜花到达顾客手上时已超过最佳保鲜期,情况最糟糕的时候客户投诉率高达80%。为了解决物流难题,公司与顺丰签订合同,对方承诺鲜花24小时内送达消费者的协议,虽然运费更高,但客户满意率也提升很多。

  “淘宝等店铺难做,很大原因还在于消费者对于鲜花品质等级的不了解,使得一些企业滥竽充数混乱市场。”谢耀荣认为,在互联网思维下,更重要的是增加鲜花等级价格的普及和透明度。

  2014年,红日花卉通过淘宝等电商尝试,亏本100多万,但是这也让谢耀荣看到了新的希望,更加坚定了未来的发展之路。“亏本主要是走了很多弯路,主要在物流、人气积累上,未来随着这些方面的完善和加强,云花电商之路将很快成型。”

  《农财宝典》记者 赵飘飘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