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焦虑症,心理,护理
  • 发布时间:2015-05-08 09:07

  摘要[目的]:对焦虑症患者心理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2月间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焦虑症患者84例,将这些患者根据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对其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中患者对其行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在经过护理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变化情况,观察组中患者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中患者满意率可达到100%,对照组中患者满意率为76.2%,两组患者差异明显。结论:对焦虑症状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且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在临床上有十分重要意义。综合性护理能够使患者焦虑情绪得到较好缓解,使患者保持正常心理状态,减轻患者焦虑症状,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并且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

  关键词:焦虑症;心理;综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4-0015-01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临床上焦虑症患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并且开始向年轻化方向发展。对于该疾病目前临床上还没有十分明确原因,大部分患者与周围环境、遗传以及身体自身调节等方面因素存在一定关系。对于该疾病若不能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将会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健康造成十分严重影响。本文选择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焦虑症患者84例,分别对其行常规护理与综合性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所有患者资源均来源于2013年8月—2014年2月间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焦虑症患者84例。通过随机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以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表示。对照组中患者数量为42例,这些患者中共包括22例男性与20例女性,患者年龄大小在20—55岁之间,其年龄平均大小为36.8±2.8岁;观察组中患者例数为42例,在该组中男性患者为24例,而女性患者为18例,这些患者年龄大小区间为22—56岁,其平均年龄大小为38.5±2.5岁。这两组患者在年龄以及性别方面并无十分显著差异,两组之间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焦虑症患者心理特点

  大部分焦虑症患者均有原因不明的紧张感存在,并且缺乏安全感,情绪也比较不稳定。焦虑症属于一种心理疾病,其是因为长期之内患者很多不良情绪未得到理解以及释放,从而导致出现心理障碍。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中患者以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主要有心理指导与相关基本知识宣教;观察组中患者选择综合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其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护理人员将该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法与预后等相关内容对患者以及其家属详细进行讲解,并向患者告知焦虑症属于心理疾病,患者通过与医护人员之间主动积极配合进行治疗,能够使疾病得到恢复,从而使患者将焦虑情绪缓解;第二,指导家属与患者之间多进行交流,焦虑症患者内心所存在很多想法应当向人倾诉,家属应当有耐心,在与患者进行交流过程中保持亲切态度,将患者内心想法了解,将其在工作以及生活中所存在一些错误认识发现,使其将正确生活态度重现建立起来,同时也能够使患者感受到温暖,进而树立信心战胜疾病;第三,在对患者治疗过程中心理暗示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由于焦虑症患者未正确认识自己,护理人员以及家属应当对其进行鼓励,给予其信心,使患者能够将自己心态逐渐调整,将自身位置摆正,护理人员可以列举相关成功病例,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对自己重新认识,对自己重新审视,将自己错误认识改变;第四,患者病情稳定之后,应当嘱咐患者使其多加锻炼,使自身抵抗能力增强,与他人之前多进行交流,将自身心态调整,积极面对生活以及周围环境[1-2]。

  1.3 统计学分析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患者焦虑评分变化情况以及患者护理满意率进行统计分析,以均数±标准差对患者焦虑评分变化相关数据进行表示,对于患者护理满意率以%进行表示,对计量数据以及计数资料分别进行t检验及χ2检验,通过P<0.05表示两组患者之间所存在差异比较明显。

  2 结果

  2.1 观察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变化情况

  在经过护理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变化情况,治疗前观察组中患者评分平均为60.5±3.5分,在经过护理中其评分平均为30.5±2.5分;对照组中患者护理治疗前评分平均为61.2±3.6,护理治疗后其评分平均为45.6±2.8分,观察组中患者焦虑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

  2.2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中患者满意率可达到100%,对照组中患者满意率为76.2%,两组患者差异明显。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焦虑症患者人数正在不断增长,并且开始表现出年轻化趋势。该疾病主要表现就是躁动不安以及紧张焦虑,病情较严重患者会有心悸、失控以及颤动等情况出现。焦虑症属于心理疾病,在临床上以药物方法进行治疗,仅仅能够使其情绪放松,使身体症状得到缓解,在疾病治疗方面还应当进一步实行心理调节。通过对患者进行综合性全方位护理,能够使患者焦虑情况得到很好缓解,通过对患者讲解健康教育知识,能够使其将健康自控观建立起来,通过使家属与患者之间有效沟通,并通过心理暗示,能够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在护理过程中贯穿生理、心理以及疾病与社会各方面因素,能够使患者焦虑心理得到显著缓解,能够使患者身心健康得到较快恢复[3-4]。

  综上所述,对焦虑症状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且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在临床上有十分重要意义。综合性护理能够使患者焦虑情绪得到较好缓解,使患者保持正常心理状态,减轻患者焦虑症状,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并且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

  参考文献:

  [1]王宁.焦虑症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中外医疗,2014,12(25):143-144+146.

  [2]王正华,杜见芳.61例焦虑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8(35):122-124.

  [3]赵丹,代欣.焦虑症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辽宁医学杂志,2011,3(30):152-154.

  [4]林敏,魏晓花,陈晓燕.焦虑症患者亲情护理干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5,3(32):127-128.

  周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