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例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 来源:保健文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急诊,哮喘,呼吸衰竭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5-08 09:31
摘要:目的 讨论并钻研急诊抢救方式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在我院成功收治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有针对性地抽取42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地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一组各21例患者,对实验组的研究对象进行基本的常规治疗加上机械通气的医治方式,给予观察组基本的常规治疗方案,对照两组的医治成果,总结并得出相应的结论。结果 在经过急诊抢救的医治后,实验组的21例患者的好转率要远远高于对照组的21例研究对象的好转率,且前者的死亡率也要低于后者的死亡率,且两组间的差别在统计学上具备肯定的意义(P<0.05)。结论 急诊抢救的医治方特别是是机械通气的手段对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作用尤为显眼,提高了患者的好转率,降低了死亡率,值得广泛地运用和推行。
关键词: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呼吸衰竭;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4-0035-01
重症哮喘的主要症状是气喘和呼吸困难,再加上呼吸衰竭带来的肺功能的严重损伤,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威胁,给患者正常的生活造成了不良的影响[1]。在急诊抢救的基本措施下,给予患者机械通气的医治方案,相信医治的效果能给患者一个满意的答复。本文以急诊抢救为主题,将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突出探究机械通气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医治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成功收治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有针对性地抽取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地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一组各有21例患者。在这中间,实验组的21例研究对象中性别为男的患者有14例,性别为女的患者有7例,他们的年龄范围是25~70岁,平均年龄在48岁左右;对照组的21例研究对象中性别为男的患者有16例,性别为女的患者有5例,他们的年龄范围是24~7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对实验组的21例研究对象进行急诊抢救的基本措施加上机械通气的治疗方案,给予对照组的21例研究对象常规的基本治疗方式。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对象具有对比性,在统计学上具备肯定的意义(P<0.05)。
1.2 方法
对实验组的21例研究对象进行急诊抢救的基本措施加上机械通气的治疗方案,给予对照组的21例研究对象常规的基本治疗方式,详细的机械通气医治方案如下:
(1)选择无创呼吸机进行歇指令通气的操作,注意观察患者的状态,看是否有不适的反应[2]。
(2)因人而异,依照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佩戴相符的面罩,选取合适的面罩是确保机械通气顺利完成的前提。
(3)采用间歇指令通气的方式让患者进行吸氧操作,将患者吸氧的浓度控制在42~62%左右[3]。评估对照两组研究对象的医治成果,采用统计学的处理方法对结果进行处理分析。
1.3 治疗恢复的判定指标
将患者经医治之后恢复的程度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治疗无效,即研究对象的哮喘及呼吸衰竭症状没有变化,个别患者的症状可能会变本加厉;第二个层次是有好转的迹象,研究对象的哮喘及呼吸衰竭有所好转,血气检查结果与之前相比较好;第三个层次是完全好转,即研究对象的哮喘及呼吸衰竭症状已不存在,血气检查结果有了显著的改变。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获取的所有的相关数字均使用是SPSS13.0的统计学软件,同时对相关数据做出了分析,并得出了结论,P<0.05体现的是差别在统计学上具备肯定的意义。
2 结果
通过急诊抢救的医治后,可以得出如下的结果:实验组中的21例研究对象中,恢复程度为无效的有2例,所占的比例为9.5%,恢复程度为有所缓解的有8例,所占的比例为38.1%,恢复程度为完全好转的有11例,所占的比例为52.38%,实验组21例研究对象的总有效率是90.48%;对照组中的21例研究对象中,恢复程度为无效的有5例,所占的比例为23.81%,恢复程度为缓解的有6例,所占比例为28.57%,恢复程度为完全好转的有8例,所占的比例为38.1%,对照组21例研究对象的总有效率是66.67%。由此可见,实验组研究对象的医治成果要远远好于对照组研究对象的医治成果,且两组之间的差别在统计学上具备肯定的意义(P<0.05)。
3 结论
重症哮喘是一种严重的以气喘和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呼吸道疾病,再加上呼吸衰竭带来的肺功能的严重损伤,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威胁,给患者正常的生活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依据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可以看出,重症哮喘带来的死亡率最高可以达到40%左右,其较高的死亡率令人生畏。因而,本文以急诊抢救为主题,将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突出探究机械通气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医治效果。本文是从我院成功收治的42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抽取4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实验组的21例研究对象进行常规的基础医治,再加上机械通气的治疗方式,同时,给予对照组的21例研究对象常规的基础治疗,最后对比前者和后者的医治成果。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中的21例研究对象中,恢复程度为无效的有2例,所占的比例为9.5%,恢复程度为有所缓解的有8例,所占的比例为38.1%,恢复程度为完全好转的有11例,所占的比例为52.38%,实验组21例研究对象的总有效率是90.48%;对照组中的21例研究对象中,恢复程度为无效的有5例,所占的比例为23.81%,恢复程度为缓解的有6例,所占比例为28.57%,恢复程度为完全好转的有8例,所占的比例为38.1%,对照组21例研究对象的总有效率是66.67%。由此可见,实验组研究对象的医治成果要远远好于对照组研究对象的医治成果,且两组间的差别在统计学上具备肯定的意义(P<0.05)。
综合上文的描述,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急诊医治中需要的不仅是医生的基础治疗,机械通气的急救方式也是必要的途径,其在缓解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症状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对患者能够正常生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运用。
参考文献:
[1]石佳泉,徐招柱,饶广浩,黄佐才.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218例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3,20:81-82.
[2]王祖棣.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3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28-129.
[3]鲁玄,唐祁,李峰.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9:83.
殷大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