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在脑梗塞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脑梗塞,临床,推广
  • 发布时间:2015-05-08 09:11

  摘要: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接受介入治疗期间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方法:将符合2013年5月~2014年12月时间段,我院住院部纳入的脑梗塞患者共计100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患者均为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同时以问卷调查方式对比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2.5±0.9)d,平均住院费用为(1.1±0.2)万元,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96.0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梗塞患者介入治疗中,通过引入临床护理路径的方式,能够降低患者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脑梗塞;介入治疗;临床护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4-0021-01

  为观察探讨脑梗塞患者接受介入治疗期间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本次研究中将符合2013年5月~2014年12月时间段,我院住院部纳入的脑梗塞患者共计100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下展开对照研究,具体数据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符合2013年5月~2014年12月时间段,我院住院部纳入的脑梗塞患者共计100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患者均为50例。对照组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为40~80周岁,平均年龄为(50.9±2.6)岁;实验组中,男性33例,女性17例,年龄为42~83周岁,平均年龄为(52.1±1.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护理。

  1.2.2 实验组

  实验组50例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首先,在护理实施前,对患者集中进行健康宣教,向患者介绍与本病相关的知识,让患者认识到疼痛产生的原因,并向患者介绍拟采取的治疗与护理方案,使患者明确在治疗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配合要点。其次,需要从患者的文化程度,性格特点,以及年龄阶段上入手,提高健康指导的个体化,从生活上多地关心并帮助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能够对患者的各项基本体征有一个动态的认识,若观察到患者再次发生神经症状,需要考虑是否存在病灶扩大以及新梗塞问题,并通知医师做好急救准备工作。若患者出现瞳孔散大症状,需要考虑脑疝的可能性,通过静脉输入甘露醇的方式加以急救。长期卧床患者需要在护理人员的引导下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帮助患者掌握在床上排便的技巧,并引导患者进行下腹部按摩,通过饮食指导的方式,多摄入纤维素含量丰富的食物,使患者排便更为通畅。

  1.3 观察指标[1]

  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同时以问卷调查方式对比护理满意度差异。护理满意度评分在0~100分区间内,分值达到90分及以上为满意,分值达到60~89分为一般,分值不足60分为不满意。

  1.4 数据处理

  研究相关数据资料录入SPSS15.0版本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在检验P<0.05情况下认为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2.5±0.9)d,平均住院费用为(1.1±0.2)万元,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96.0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现代医学模式下,护理工作对于患者疾病治疗、转归的重要价值不断凸显。医院在面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理解,并且关怀患者[2-3],使患者能够得到全方位、针对性的临床服务,以患者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促进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本次研究中,在对实验组50例脑梗塞介入治疗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当中,引入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2.5±0.9)d,平均住院费用为(1.1±0.2)万元,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96.0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分析认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优势在于:护理人员能够根据个人在专业技能方面的掌握水平以及个人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结合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制定具有个性化特色的护理方案,使护理服务更加的全面与完善,将传统意义上被动的护理模式转变为主动模式,使护理服务更加具有预见性以及目的性特点。同时,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还能够避免医疗处置事件的发生,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对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而言也有重要价值。

  综合以上研究数据认为:在脑梗塞患者介入治疗中,通过引入临床护理路径的方式,能够降低患者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郭蕊,王岩.急性闭塞性脑梗塞介入溶栓术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2,(46):363-364.

  [2]朱慧敏.大面积脑梗塞介入治疗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6):728.

  [3]陈嘉慧,陈海,廖翠强等.急性脑梗塞介入溶栓治疗38例的临床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03(3):131-132.

  高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