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方法和护理。方法:对12例患儿进行换血治疗,并精心护理。结果:全部痊愈出院。结论: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是换血治疗顺利进行,取得满意效果,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4-0068-01
新生儿溶血病又称母子血型不和溶血病,是母亲对胎儿红细胞发生同种免疫反应引起的溶血性疾病,rh血型和abo血型不符都能引起这种疾病,前者引起的比较严重,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最常见的原因,也是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最重疾病。换血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最迅速的方法[1],通过换血达到换出致敏红细胞和血清中的免疫抗体,阻止继续溶血,降低胆红素至安全水平,从而防止核黄疸发生[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8年1月~2011年5月我院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病需要换血治疗的有12例,男7例,女5例。日龄<24h2例,<48h4例,>72h6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与黄疸,面部、躯干、手心及足底有不同程度的黄染,部分患儿肝脾肿大。实验室检测:血清总胆红素24h内均>257umol/l,24~48h内均>342umol/l,>72h均>427umol/l。
1.2 治疗方法abo溶血者选用ab血浆、o型红细胞悬液;rh溶血者选用rh血型同母亲,abo血型同患儿的全血。配血量为新生儿两倍循环血量﹙150~180ml/kg﹚。换血前患儿禁食4~6小时,或用胃管抽出胃内容物。鲁米那5mg/kg肌内注射镇静。患儿置于新生儿辐射台上,室温维持在24~26℃,心电监护监测心率、呼吸、经皮氧饱和度和血压。作动脉穿刺留置针穿刺后接三通管,分别用来接肝素液和抽动脉血。抽、输同步进行,于2~4小时完成。换血后继续光疗、心电监护、经皮氧饱和度监测、经皮胆红素监测,并作血培养、血气分析、电解质、血糖、血常规等检查。
1.3 结果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及直接、间接胆红素明显下降,全部病例均痊愈出院。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与家属沟通,给家属讲解换血的相关知识,签字同意后换血。
2.1.2 准备相应的红细胞悬液和血浆。所用血液最好为不超过3天的枸橼酸血。所换的血在室温下热至35~37℃。
2.1.3 物品准备一次性注射器5ml、50ml若干,输血器一根,三通管两个,24g留置针若干,3m敷贴两张,一次性口罩、帽子、手套、隔离衣及治疗巾若干,微泵,辐射台,生理盐水、肝素、10%葡萄糖酸钙、鲁米那针等药物。
2.1.4 患儿准备禁食4~6h或用胃管抽出胃内容物。患儿仰卧于辐射台,使体温维持在36.5~37.0℃。
2.2 术中护理
2.2.1 开通动静脉两路通路,由动脉抽血,静脉输血。
2.2.2 换血护理换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全身状况,做好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和血压监测,详细记录每次出入量,并累计出入量、出入量差、心率、血压等。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感染。换血术前、中、后均需送检血标本,根据血电解质结果予补钾。为防止换血后出现贫血,输入血量要多于出量。
2.3 术后护理
2.3.1 术后严密监测术后保暖非常重要,室温维持在24~26℃,体温维持在36.5~37.0℃。密切监测心率、呼吸、血压和血氧饱和度。
2.3.2 观察黄疸术后患儿仍需置蓝光箱进行光疗,密切观察黄疸程度,有无黄疸程度反弹及核黄疸的早期表现:嗜睡、肌张力改变、吸吮反射减弱、呼吸节律的改变,及早发现、及时抢救。
2.3.3 贫血和低血糖的监测术后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口唇和甲床是否苍白,全身有无水肿,并送检血常规检查,及早发现贫血并予治疗。定时监测血糖,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2.3.4 低血钙和高血钾的监护密切观察患儿有无激惹、心动过缓、抽搐、喉痉挛和发绀等低血钙症状。静脉补钙时要保持输液通畅,不宜过快,以免引起心律紊乱,并注意钙剂不可外渗到皮下,以免引起组织坏死。术后应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发现心律紊乱立即报告,并做好急救准备。
2.3.5 24h出入量及尿量的监测术后应做好24h出入量及尿量的记录,以观察心脏和肾脏功能,注意尿液的颜色,可以辅助判断黄疸的进展情况。
2.3.6 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术后一般不需要禁食,患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呕吐等异常情况,2~4h即可试喂糖水,无不良反应可喂奶,以保证能量的供应。
2.3.7 健康教育由于溶血后易导致贫血,出院后应嘱患儿家属1周后复查血常规,及时发现并治疗。
3 体会
新生儿溶血病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简单易行,创伤小,安全有效,无副作用,是一种迅速安全的换血方法,应加以推广使用[3]。
换血疗法对治疗重症新生儿溶血病具有如下重要意义:(1)可及时移出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2)可换出大量血清结合胆红素,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防止核黄疸的发生;(3)纠正贫血,防止心力衰竭。通过对12例患儿的换血,我们体会到换血疗法后患儿的观察非常重要。心功能监测、高血钾的观察、预防胆红素反跳的观察,均是患儿的重点观察项目,对减少换血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宁,陈克正.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j].新生儿科杂志,2000,15(1):23-25.
[2]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08-313.
吴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