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参与转基因竞争才最可怕
- 来源:农财宝典种业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转基因,竞争,农民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06 15:19
目前,“转基因”话题炙手可热,“挺转”和“反转”两派在各种场合针锋相对,言辞激烈,火光四射。
显然这类辩论是不会分出输赢的,没有输赢的标准也没有裁判。转基因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是天使还是魔鬼?
据笔者了解,消费者层面的公众对转基因的认识很有限,很多人基本不知道什么是转基因。“很多长得古怪的水果蔬菜,都是转基因的”,“吃了转基因食品,后代的基因会发生变异,不知会变成什么怪物”,“我可不吃含有基因的东西”……这样的认知让我始料不及和震惊。一些网络媒体上耸人听闻的、带有严重倾向性的、甚至违反科学常识的负面消息,被大量转载,对提高话题热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与普通人相比,种业人是离转基因更近的一群人。很多种业人已经看到过转基因作物(抗虫棉)对环境和农民带来的益处。他们懂得,与以往的常规育种手段相比,转基因只是一种更先进、效率更高的育种工具而已。工具无所谓好或坏,关键看用来干什么,以及如何使用。只要能科学地使用,新一代的工具肯定会更好用。
在全球人口持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环境持续恶化、人类对营养的需求不断增加等前提下,没有转基因等现代生物技术的支持,就无法在有限的土地上可持续地生产出足够的粮食来养活日益增长的人口。除此之外,我们还有更好的方法吗?难道非要等到大饥荒来临,饿殍遍地的时候再开始研究吗?
既然人类投入巨大的资源,探知并掌握了生物在分子水平的奥秘和规律,趋利避害,科学地使用这些规律应该是顺利成章的事情。2013年,全球种植作物面积的12%已经是转基因作物,转基因作物面积在过去的18年内增加了100倍以上。正所谓,大势所趋,智者当顺势而为。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转基因都会来的。转基因不是科学问题,而是更高层面的问题。 对于转基因玉米、水稻等产品在我国商业化种植进度,尽管尚无人能准确预测,但也只是个时间问题。中国种业人需要做的就是尊重科学、理性面对,张开双臂去迎接转基因时代的到来。
为中国农民服务是作为种业人始终秉承的理念,生物技术时代才刚刚开始,还有无数的奥秘有待揭示,还有无数的生物宝藏有待开发。不要因为目前的相关专利大多掌握在少数国外公司而有所惧怕,暂时的落后不代表什么,不参与竞争才是最可怕的。今天不参与竞争,明天就更没有地位。 当年中国在全球封锁、资源匮乏的情况下都搞出了两弹一星,现在我们在经济条件优越、社会环境开放的条件下肯定能搞出有优势的、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优秀的转基因成果。
(文/吕楠 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