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横县甜玉米占半壁江山
- 来源:农财宝典种业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广西,横县,甜玉米,鲜食玉米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06 15:35
广西省种植鲜食玉米历史悠久,是糯玉米种质资源的发源地之一。广西横县人外出包地种植鲜食玉米,组成种植大军,为业界所熟知。目前,广西种植总面积约为70万亩,糯玉米近40万亩,甜玉米有30多万亩。
免耕栽培好处多
上世纪80年代,广西第一个甜玉米品种超甜20在横县“诞生”,成为推动横县甜玉米发展的基础。横县校椅镇在当时最早发展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尤为迅速。据南宁市桂福园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宋钢介绍,广西甜玉米种植约有30万亩,横县有12万亩,桂林有5-8万亩。
横县校椅镇竹花甜玉米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海滨介绍,犁地耙田、平整土地、起垄播种,是玉米传统的耕种方式,一年仅两造。上世纪90年代,横县校椅镇青桐村委竹花村农民从水稻抛秧育苗方法中获得启发,创造了甜玉米免耕栽培技术。即在前茬玉米收获后,不必耕整土地,用带铁锥的木棍在地里扎出5厘米大小的洞,将育秧盆育好的甜玉米苗移种到洞里,一年可种四造。
据专家介绍,甜玉米免耕栽培技术有诸多好处。一是把前期生长和收获时间充分叠加利用,腾出多两造的时间,提高年产量;二是每造亩产增加150-250公斤,每造平均亩产达到1000公斤;三是减轻劳动强度,1人干完以前4人干的活;四是减少成本投入,传统耕种要多投入肥料费120元/亩,多花人工费150元/亩。
糯玉米种质资源最丰富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玉米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张述宽介绍,广西是糯玉米的发源地之一,是糯玉米农家品种或种质资源在中国最多和最丰富的地区,比较著名的有宜山高脚糯、都安加文糯等。
广西农科院玉米研究所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对糯玉米农家种进行鉴定和评价;上世纪90年代开始杂交育种,培育出适合鲜食、深加工的品种。到目前为止,该所共育出玉美头601、桂糯518等十多个品种。
其中,玉美头601优质高产,适宜间套种。据了解,2010年玉美头601在上思县间套种在甘蔗地里,鲜苞亩产达500公斤,蔗农每亩增收1000多元。而于2010年通过国审的新品种桂糯518品质更胜一筹,它适宜在广西、广东、福建、江西、海南、江苏中南部、安徽南部作鲜食糯玉米春播种植。
目前,广西糯玉米主要的种植品种除了桂糯518之外,京科糯2000、中糯2号、天紫23等良种推广面积较大,但种植非常分散。
《农财宝典》记者 欧士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