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猪价震荡为主 8.5元或为徘徊基线

  中秋国庆佳节的到来,并没有给猪肉消费带来充分的刺激,9月23日,新牧网猪价指数为135.52,全国均价回落到8.64元/斤,跟今年7月12日的行情指数正好相同。中间的8月上旬和9月上旬分别有一个行情峰值,大体呈一个对称状态。

  行家认为8月上旬,尤其是8月6日达到阶段性新高的9.29元/斤的均价,跟开学消费的利好刺激有关,而9月上旬的上行跟节前集中备货有一定关联性。

  总体而言,9月整体呈下调状态,开月的第一周稳在9.08元-9.09元/斤之后,行情曲线开始往下,两周时间里每斤均价下跌了0.4元左右。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目前总体出栏量较好,而消费端缺乏动力,因此短期内猪价没有上升动力。

  多因素拉动猪价下行

  9月份二三周的猪价回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致。最主要的是供应量相对充足,而消费没有明显上升,造成猪价缺乏相应支撑。据农业部公布的2015年8月生猪存栏数据显示,当月38731万头的存栏量相比7月份增加了193万头,有行业人士认为年初时仔猪大面积损失导致的半年后出栏低迷正好在9月-10月消除影响。市场生猪存栏的充裕也使得养殖户不敢轻易压栏,整体市场供应充足。

  对于8-9月份的两次行情波动,芝华数据畜牧业分析师袁松认为主要由于开学对于生猪消费是个利好,而中秋国庆前生猪的提早备货,也是节前半个月出现涨价的刺激因素。随着利好因素的褪去,他认为猪价会在震荡中重新回到一个稳中微跌的位置。

  粤西一位养殖大户告诉记者,目前该区域还能卖到8.5元-8.8元/斤,养殖户整体出栏的节奏趋于理性,“前期的损失得到较好的弥补,现在行业人压栏的赌徒心理没那么强了。”

  一位华南地区的畜牧分析师认为,从历年的情况来看,中秋国庆前后有一个小涨和小跌都属于正常现象,现在旺季已经过去,不可能一直站在9元的高位。他认为七八月份猪价涨得太猛,目前的回调是一个正常的市场回归。就目前8.6元的价格而言,养猪业也依然是一个高利润的行业。

  粤北的陈老板也同意该观点,他认为猪价维持在8.5元左右是养猪人的幸运,因为盈利可以保证,同时不会太明显地成为CPI的主推手。

  以目前的情况来算,8.64元的均价,国内养猪的成本范围为6-7元,出栏一头230斤的猪盈利约377-607元。相比今年3月8日的最低点5.69元/斤(亏71-301元/头),效益差距巨大。

  2015年还能再冲10吗?

  对于10月份(节后)的猪价会如何?海大集团猪料部茂名基地营销总经理文进红总结自己的经验介绍:“猪价在下行通道或底部时往往出现节前效应,即节前涨节后跌,猪价在上行通道时往往表现为节后效应,即节前跌节后涨。”他认为2011年春节、清明、国庆和2015年清明都有明显的节后效应(节前涨节后跌),2015年国庆则可能是相反的趋势(节后涨)。

  而行业普遍认为节后猪价会不温不火。“大概率会以震荡为主,徘徊在8.5元左右,甚至更低一点,”袁松分析,节日效应过去之后,秋冬的季节效应没那么快出现,与此同时,10月份的出栏不会增加太多,所以也不支持大幅跌价,“但养殖户的盈利还是不错的,玉米豆粕的成本下降,饲料成本降低,仍然是利好状况。”

  申银万国畜牧分析师宫衍海认为节后猪价短期内缺乏持续高位的支撑,会维持在8.3-8.4元/斤,下一波上升会出现在元旦前。他个人认为四季度后半段有6成的概率可以回到9.5元-10元的高位。

  农业部公布2015年8月份生猪存栏数据,8月能繁母猪存栏量继续下行,较上月减少16万头,跌至3860万头,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14.3%。连续三个月的能繁母猪下行,为春节和2016年的好行情埋下伏笔。对比六月份的能繁母猪存栏新低,直接产能影响将出现在春节前,供应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紧张,所以分析师对年底的10元价位持比较积极的态度。

  屠宰业涨价动力始终不足

  不过有行家也提醒,养殖户还是要理性出栏,四季度天气转凉可能出现消费的提升,但肉猪的生长状况也会变好,两者相互平衡。韶关一个种猪场老板反映,周围的行业人士普遍认为如果没有屠宰场的压价,价格要比现在高个0.3-0.4元,但总的而言,一线养殖户的出栏补栏趋于理性。

  就屠宰数据看,生猪需求依然处于下滑状态。据农业部畜禽屠宰统计监测系统监测,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为1491.95万头,环比减少6.16%。据记者统计,1-7月份,全国生猪屠宰量同比去年下降约11%,已成为猪价下跌的最大推力。

  卓创咨询分析师姬光欣认为,部分屠宰企业销量依然不乐观,表示宁可“少杀少赔”也想要把猪价降下去,供需对冲下,近期内将呈现猪价波动频率高,幅度小的现象。

  农产品集购网研究员林国发则表示,出现恐慌性下跌需要养殖户普遍资金缺乏和大量集中出栏的氛围两个因素,由于这几个月的猪价较好,养殖户有了一定的周转资金,再次出现恐慌性下跌的条件尚未形成。

  据记者了解,不少养殖户看好春节前的行情,并为此准备了一批猪出栏。姬光欣分析,11-12月上旬猪价可能会有小幅上涨,但年内可能再难有10元/斤的高价;春节前后的集中出栏,加之地方政府调控,届时猪价会有回落的可能性,但年内依然处于盈利水平,“盈利空间相比7-8月会有一定缩水,但幅度不会太大”。

  也有不乐观声音,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研究员李喜明认为,3月份仔猪价格快速回升,4-5月份部分种猪场出现断销情况,充分说明市场信心在恢复。仔猪价格反弹,中小散户提高对母猪繁育管理,加上天气好转,仔猪供应明显增加,4-5月份补栏的后备母猪也将在4季度中后期逐步形成新产能,生猪供应情况进一步好转。

  李喜明预测,随着供需关系转向大体平衡,如果天气正常,4季度猪价维持在7.5-8元/斤可能性较大,但如果4季度出现暖冬,猪价也有较大可能在明年1季度回落到7块/斤。

  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 林远康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