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光志:现有疫苗难防变异伪狂 新疫苗最快明年底获批

  童光志: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分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禽病学分会副理事长等职。

  主要从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伪狂犬病等病毒性繁殖障碍疫病的致病与免疫机制、畜禽基因工程疫苗研究。

  免疫压力迫使伪狂犬病毒变异

  《农财宝典》-新牧网:近年来,伪狂犬病毒变异问题一直倍受行业关注。当前伪狂犬病毒出现了哪些变异?

  童光志:从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新发的伪狂犬病毒流行毒株已经形成一个独立的基因型。不过从血清型的角度看,它还没有出现新的血清型,跟经典的伪狂犬病毒毒株还属同一个血清型。

  从当前的研究结果来看,新毒株gB、gC、gD基因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gB基因是病毒最主要的保护性抗原基因,现有的疫苗对当前的流行毒株不能够保护或保护力不强,很可能与gB、gC、gD基因的改变有关。

  我们发现在gB上有很多缺失、插入,还有很多点突变,但这种突变有什么意义我们现在还在研究。gB基因全长2745bp,有几个部位发生了变化:

  在207-208位发生了GA-CG的特征性替换;285-286位发生了GT-CG特征性替换;279-281位有连续3个碱基CGG的插入;215-217发生了不同于Bartha株的3个碱基的替换。此外,还存在两个部位的连续缺失,与Bartha株相比,223和225-232位不连续1+8个碱基的缺失,在362-373位与Bartha毒株都一样都缺失了连续12个碱基。

  gC基因不仅存在很多点突变,而且还存在一段不连续的碱基插入和高变区。gD基因与Bartha毒株相比,在831-835位之间插入了连续6个碱基。JS-2012这个新变异毒株gD基因与Bartha毒株在进化树上属于两个不同的分支,二者的同源性较低。

  《农财宝典》-新牧网:伪狂犬病毒在我国为何会发生变异?

  童光志:我觉得不光是伪狂犬出现变异,这几年蓝耳、禽流感、流行性腹泻病毒都在变异。病毒变异突破了现有的免疫防线,导致原有疫苗保护率不高,新的变异病毒就会致病。我国的动物疫病防控模式似乎已经进入了一个死循环:长期单纯依赖用苗——病毒变异——突破免疫防线发病——再加强免疫频率——依旧防不住——变异株的疫苗面世,然后又进入下一个疫病防控循环。

  我国目前使用的疫苗太多,在高强度免疫压力下加速了病毒的变异。防控疫病时,疫苗只是一个辅助手段,疫病控制到一定程度时应该慢慢减少直至不再使用。伪狂犬在国外为什么没有变异?发达国家曾经也有伪狂犬问题,但他们在执行基因缺失疫苗免疫加上gE抗体鉴别诊断措施后一段时间内就全国范围内根除了伪狂犬病野毒,此后不再使用疫苗,病毒就没有机会变异。

  而我国却是一直在使用疫苗,有些种猪场虽然将伪狂犬净化了,多次检测gE抗体一直是阴性,但他们不敢停用疫苗,还一直在使用。

  《农财宝典》-新牧网:变异伪狂犬病毒感染的猪群,其临床表现与经典毒株感染有何不同?

  童光志:最近这些年经典伪狂犬很少发生了,从临床症状上区分,就算把经典、变异两个病毒单独感染猪也很难从临床症状将两者区分。如果猪群免疫过伪狂犬疫苗,但还是发生伪狂犬病,应该马上想到是新的变异株感染。变异株的毒力比经典的伪狂犬病毒更强,表现在对年龄较大的猪也致病。

  我亲眼见过,免疫猪群发病的情形,有些猪群不光是小猪发病,育肥猪也同样发病。我们将变异伪狂犬病毒JS-2012株和经典伪狂犬病毒SC株(1986年分离的)分别感染15、30、60日龄的猪,结果发现这两个病毒致病差距很大。JS-2012株对15日龄和30日龄的猪致死率高达100%,对60日龄的猪致死率仍有60%。而SC株相对就差很多,对15日龄和30日龄的猪致死率只有60%,对60日龄的猪基本不致死。

  因此,我们认为变异伪狂对仔猪的致病力是有明显增强,而且不仅仅对仔猪,对年龄稍大的猪也有致病力。

  《农财宝典》-新牧网:当前国内猪场的伪狂犬病毒感染情况如何?其中变异伪狂犬病毒的感染达到何种程度?

  童光志:通过测gE抗体,绝大部分原来gE抗体阴性的猪群转阳都是变异伪狂犬病毒感染所致,只是每个猪场的感染程度不一样。对已经做过净化的猪场,一旦有变异伪狂犬病毒感染,阳性率上升就非常快。打疫苗的与没打疫苗的猪场情况也不一样,没打过疫苗的猪场一旦感染传播很快,阳性率上升很快,打过苗的就慢一些,毕竟疫苗还是有一些免疫保护作用。虽然每个猪场的情况不一样,但对于已感染变异伪狂犬病毒的猪群整体趋势还是阳性率在持续上升。

  变异伪狂犬病毒基因缺失灭活苗最快明年底获批

  《农财宝典》-新牧网:听说今年年底变异株伪狂犬基因缺失灭活疫苗能够面市,是否真的?目前研发进展情况如何?研发难点在哪里?

  童光志:疫苗的实验室研发并不是很难,现在生物技术高度发达,做基因缺失疫苗,把致病力基因删除掉变成弱毒,用不了半年就能完成。做灭活苗跟以前的工艺是差不多的,非常简单。实验室阶段很快,关键是临床阶段,把实验室的实验做完之后,再报临床试验,批准以后还要再做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临床应用试验,然后再申报新兽药证书。申报新兽药证书到批准也需要一定时间。

  目前,变异伪狂犬基因缺失灭活疫苗刚申报临床试验,完成临床试验再报新兽药证书,整个过程走完到批准最快要到明年年底。

  活疫苗更麻烦,需要经过转基因安全评审,评审分四步,每一步最快半年,稍微一拖就是大半年,四步走完最快两年,所以活疫苗比灭活苗最短也要迟两年才能出来。

  《农财宝典》-新牧网:新的变异伪狂犬疫苗能否保护经典伪狂犬病?

  童光志:变异伪狂犬疫苗是人工将gE和gI两个基因缺失掉(Bartha-K61株也同样缺失这两个基因),毒力得到很大减弱。通过感染实验我们可以看出,变异伪狂犬基因缺失弱毒疫苗毒滴鼻接种11日龄仔猪时,仔猪没有出现体温反应,临床解剖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也没有发现任何病理学变化。而接种未缺失的JS-2012株时,仔猪全部死亡。

  将基因缺失弱毒苗免疫仔猪后,用JS-2012株攻毒,保护非常好,一点体温反应也没有。在排毒方面,基因缺失弱毒苗不管是直接免疫(免疫仔猪)还是间接免疫(免疫母猪),都不出现排毒情况。对直接免疫的仔猪或免疫母猪所产仔猪分别用JS-2012株和SC株(经典伪狂犬病毒)攻毒时,都获得100%保护,仔猪也都不排毒,而对照组攻毒后出现100%排毒。

  由此可以看出,利用新发伪狂犬病毒研制的基因缺失疫苗可以完全保护新发伪狂犬病毒的攻击,对经典伪狂犬病毒也能提供完全保护。

  现有疫苗难以防控变异伪狂犬病毒感染

  《农财宝典》-新牧网:现行的疫苗毒株能否防控当前的伪狂犬疫情?

  童光志:我们用Bartha-K61疫苗免疫仔猪制备血清做交叉中和实验并测中和指数时发现,Bartha-K61免疫血清对其自身中和指数最高(29.1),对SC株次之(14.8),对变异伪狂犬病毒JS-2012株最差(6.5)。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现在疫苗不能抵抗新毒的感染。变异伪狂犬病病毒抗原性已经发生了显著性的改变,虽然还没有弄清楚是由哪个地方的改变引起的,但是现有疫苗免疫血清对变异病毒中和能力较差,因而免疫猪群仍会发病。

  在实验室,我们用JS-2012株攻击Bartha-K61弱毒苗免疫过的仔猪,结果仔猪虽然不死,但全部发病。Bartha-K61弱毒苗免疫母猪,通过母源抗体可以对仔猪提供一定的保护,但不能完全交叉保护,仔猪还会发病。通过免疫攻毒试验,可以更直观地看出现有疫苗对变异毒不完全保护。

  《农财宝典》-新牧网:伪狂阳性场,猪场该如何转阴?

  童光志:对于单个猪场而言并不是很难,用疫苗免疫加鉴别诊断的方法,在几年之内还是可以重新净化。按照国外经验,母猪群或种猪群用基因缺失灭活疫苗,育肥猪和小猪用活疫苗。要知道,伪狂犬病用再好的疫苗也不能阻止感染,免疫以后遇上强毒还是会感染,但不会发病,病毒还会存在。所以要把病毒清除仅仅靠疫苗是不行的,这也是国外要采取根除计划的原因。打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排毒,会控制阳性率不再升高,待阳性率慢慢降低到一定程度后采取逐步淘汰措施。一般在一个猪场3-5年净化是可以做得到的,更大范围的时间可能还要更长。

  刚才提到,种猪群要用灭活疫苗,因为活疫苗免疫以后也会建立持续性感染。而灭活疫苗除了安全,还能显著减少排毒。灭活疫苗本身不排毒,遇到感染的话,病毒在体内会被严格限制,不会排毒。给母猪免灭活疫苗,初生仔猪获取母源抗体,保护效果比直接给小猪免疫的效果更好。净化伪狂犬,种猪群净化是第一位的,源头没感染,后面的防控才会更容易一些,所以种猪群尽可能不用活疫苗。国内很多都是用活疫苗,因为我国没有采取全群或大范围根除措施,用活疫苗也没有什么关系,不过要想净化用灭活疫苗是最好的。

  《农财宝典》-新牧网:伪狂犬对种猪场的危害很大,对于阴性猪场该如何预防伪狂转阳?

  童光志:如果猪场还没有感染过伪狂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加强生物安全措施,也只有这个措施。

  现在阴性猪场要防止转阳,还有办法就是用变异毒株的基因缺失灭活苗免疫,定期监测gE抗体。针对变异株基因缺失灭活苗一是安全性没有问题,再者有针对性的防控。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个疫苗还没有正式推向市场,还只是在临床试验阶段。

  《农财宝典》-新牧网:变异株疫苗还未面市之前,如何用现有的疫苗防控伪狂犬疫情?

  童光志:对新发生的伪狂犬病,虽然病毒发生变异但依然只有一个血清型,所以免疫防控还是很方便的。伪狂犬病毒属疱疹病毒,疱疹病毒免疫之后可以保护临床发病,但不能阻止临床的感染,免疫以后当有强毒传过来时还会感染,但不会引起发病。感染的病毒可能会潜伏在三叉神经节里,当抗体水平下降时,这个强毒可能会被激活再排毒,并感染同一猪群中的其它猪。所以密集性的疫苗接种可以减少排毒,降低自然感染率,但不能清除持续性感染的病毒。解决伪狂犬病仍然要采取根除计划,很多发达国家通过这项措施十几年前就已经扑灭了此病。我国一直没有启动根除计划,过去一些猪场自己净化,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净化有三个要素:要有一个gE基因缺失的活疫苗,主要免疫仔猪;另外一个是灭活的基因缺失疫苗,主要免疫母猪;还有,建立野毒的鉴别诊断方法,即用于检测gE抗体的ELISA检测方法,有这三个东西就可以执行根除计划,不管是在一个猪场或是一定的区域。

  对猪密集免疫之后,再用gEELISA进行监测,如果发现gE抗体阳性说明带有野毒,这样的猪要继续免疫或者逐渐淘汰,取决于gE抗体阳性率高低,如果gE抗体阳性率高达60-70%,淘汰不起,免疫之后阳性率慢慢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再淘汰。

  对于阴性猪场要继续监测,继续监测一段时间如果还是gE抗体阴性,理论上是可以停止使用疫苗。但是在我们国家没有整体根除计划,仅一个猪场把这个病毒净化了,你也没办法停止使用疫苗,因为周围环境中的病毒随时可以传进来。所以现在猪场虽然gE抗体阴性,但还是仍然在使用疫苗。

  《农财宝典》-新牧网:用经典疫苗做高强度免疫是否能防住变异伪狂犬疫情?

  童光志:这可能是一种误导,在变异伪狂犬病毒没出现之前,各家生产的疫苗病毒含量虽然不一样,但是实际上免疫效果差异不大。

  现在有些人说加大伪狂犬疫苗免疫剂量、增加免疫次数来防控变异伪狂犬,实际上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老疫苗没法防新病毒的原因在于这个病毒已经发生变异,免疫原性已经发生较大改变,是这种差异导致现有疫苗不能提供完全保护,再怎么加大免疫剂量、多次免疫都无法弥补。现在猪注射的疫苗已经很多,再增加免疫量和频率,猪也受不了,给猪也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关于新流行的伪狂犬病毒,只要疫苗免疫到位,还是能发挥一定的免疫作用。要想解决变异伪狂犬病毒问题,要用针对性更好的伪狂犬疫苗。

  《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 郭立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