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养猪巨人 不该再做育种矮子

  育种是畜牧业的制高点,在我国却是薄弱环节。中国作为养猪大国,也是进口种猪大国,未来成为育种大国的呼声日盛。9月5日上午,“第一届中国种猪高峰论坛暨CG中国成立大会”在南京钟山宾馆隆重召开,全球种猪育种企业法国Choice Genetics公司(简称“CG”)成立第八个分公司——CG中国-史记种猪育种(马鞍山)有限公司(简称“CG中国”),顾亚平担任CG中国总经理。来自全国各地大型猪场代表、养猪协会/合作社人员、政府官员、专家教授和媒体朋友等近400人到会交流。

  CG中国成立大会上,克里莫集团董事长兼CG全球董事长Frederic Grimaud致欢迎词并介绍了CG公司概况。他表示,第一次和天邦股份总裁张邦辉见面便有一种美好的预感,这也促进了合作和今天CG中国的成立。

  据悉,CG公司是一个全球性业务的猪遗传育种公司,谱系有迪卡、Newsham、孟山都、潘兰的血液,总部设在法国鲁塞,其在法国、德国、波兰、美国、加拿大、巴西和越南设有子公司,并在超过25个国家推广其种畜。

  CG在全球有8个分公司,汉世伟/天邦股份作为第二大股东,不但关注CG在全球的发展,也更重视CG在中国做强做大,带动中国种猪业的发展壮大。CG中国不同于以往进入中国的种猪公司以扩繁为主要任务,CG中国将以育种为主要任务,通过在中国设立CG研发中心(CG的第三个研发中心),开展大数据育种、基因组育种及CT扫描育种。

  CG中国的设立有助于形成属于中国的先进育种体系及育种技术。此举有利于实现国内国外育种技术、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中西两种管理理念、内外两种销售模式的双向互动,从而提升中国种猪育种事业的整体水平。

  宁波天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天星致辞。他表示,天邦股份一直注重技术和品种,CG中国公司的成立,可以为国内的种猪育种体系服务,今后国家食品安全需要同行共同努力。借助育种、疫苗等的保障,天邦希望通过技术和产品生产出高品质的猪肉。

  安徽省畜牧兽医局局长董卫星、安徽省马鞍山市副市长杨跃进、法国驻沪总领事Axel Cruau分别致辞,表示了对CG中国成立祝贺,以及中国育种产业的期盼。众嘉宾致辞完毕,CG公司高管代表及嘉宾代表一起推杆,标志着CG中国正式成立。

  在CG中国成立大会之际,第一届中国种猪高峰论坛举办。在该论坛的技术报告会上,CG全球首席执行官Pieter Seghers作题为“现代种猪育种的研究方向及研究战略”的专题报告。

  Pieter Seghers介绍了CG公司的组织结构。CG旨在利用和开发专业技术去找寻解决全球食品挑战的方法,并且让公司的产品在种猪遗传育种领域真正做到“用经济的方式生产优质猪肉”。如何制定现代种猪育种的方向和战略?Pieter Seghers认为,这需要对未来5-10年内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考虑不同目标市场的需求,考虑猪肉产业价值中各阶段的不同需求,并用经济效益来衡量不同性状。

  论坛上,国家生猪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教授陈瑶生分析了中国种猪育种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中国养猪业呈现出怎样的新常态?陈瑶生认为,养猪“1时代”和微利倒逼产业技术创新。我国养猪业和其他行业一样,正以数量增长为主快速转向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和增加效益。猪肉产量增长幅度进一步下降成为必然趋势。上一个十年我国生猪生产年均增长幅度2.38%,处于“2时代”;预计未来十年猪肉产量增长将进入年均增长幅度1%的“1时代”。与此同时,生猪产业的“微利”时代已经到临。

  新常态下养猪产业链发生着系列变化,随着跨国种业公司的快速渗入,大型种猪企业核心竞争力突显,越来越多的育种企业加盟国外育种体系,但我国种猪育种的困惑依旧存在:养猪第一大国却不能支撑一个种猪强国,产业的巨人却是种业的矮子!

  为什么?反观我国种猪育种环境,优势与劣势同样明显。陈瑶生认为,我国育种环境优势包括:育种资源素材广泛,猪饲养规模大,生产方式巨变对优良种猪需求持续增加,养殖理念转变和行业对育种认识提高,政策引导和扶持。但同时存在育种理念落后,缺乏系统性和长期性,性能测定空白或数量少、质量差,流程标准化、规范化不足,育种群独立分散、有效育种群规模小等劣势。

  目前,我国已有96家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但企业种猪育种的误区不少。“打破惯性思维,育种要用数据说话。”陈瑶生建议:养猪企业需将市场容量和自身消化水平相结合,找准市场定位,明晰主打产品是纯种、二元还是商品猪。企业育种需高度重视信息中心建设,注重数据采集和分析。高度集权的公猪站是企业育种和生产的核心,公猪是遗传进展加快的保证,公猪站是解决提高公猪质量、减少公猪资源浪费的唯一解决办法。育种贵在坚持,需要做好持久的准备。生猪产业链的专业化分工合作是必然趋势。育种是产业链中专业化程度最高、耗时最长、效果最滞后、长远经济效益最持久的工作,育种同时也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一环。专业化的育种是方向,这需要专业的团队来做。

  此外,GSI(谷瑞)亚太区首席技术顾问Randolph Zoerb、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杨汉春、CG全球育种总监菲尔兹.甘赛特、成都天邦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徐宏军、奥特奇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东亚区研发总监敖志刚、CG公司全球技术服务总监柯蒂斯.布斯等专家分别对种猪的生产管理、疫病防控方面作了精彩的报告。作为主办单位之一的《农财宝典》深度参与了此次会议,《农财宝典》畜牧版主编彭进在会上介绍了“2014-2015中国种猪市场调研报告”。

  《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 钟展锋 吴昊晖 江恒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