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冠心病护理的讨论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冠心病,优质护理,有氧运动
  • 发布时间:2015-02-10 09:26

  摘要:目的:讨论冠心病的护理方案,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5月前来我院诊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经过临床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SAS为59.5±6.9,SDS为58.8±2.4;观察组患者的SAS为38.6±2.7,SDS为40.2±5.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证明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更加有效。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往往由于年龄较大、身体机能减退,不能受到较大的情绪刺激,而导致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很多的问题。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不仅可以帮助患者舒展身心,同时可以减少发病次数,了解患者的发病原因,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的身体康复提供更多的帮助。优质护理可以在今后的冠心病护理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冠心病;心理状态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01-0057-01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加快,冠心病患者的数量也在持续增多,此时的冠心病患者虽然多数会在家休养,但由于亲人儿女都不在身边,难以取得良好的照顾效果,因此部分患者会入院治疗。老年人对医院的恐惧,导致很多患者没有得到较好的护理。在此,本文主要对冠心病的护理展开讨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5月前来我院诊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为41例,女性患者为19例;患者年龄在50岁--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3岁±1.2岁。对照组:男性患者为42例,女性患者为18例;患者年龄在51岁--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4岁±1.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观察组: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考虑到冠心病作为一种长期性疾病,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心理负担,针对可能出现的负面情绪,应当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1];宜摄入低热量、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饮食[2],多食蔬菜、水果和粗纤维食物[3];选取科学的康复时间,可选择轻中度运动项目,自行车、慢跑、慢走、游泳等有氧运动均是较好的选择,注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4]。对照组:叮嘱患者多休息,按时喂患者服药,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

  1.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得到的数据展开分析;计量资料通过(x±s)表示;相关数据应用t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SAS为59.5±6.9,SDS为58.8±2.4;观察组患者的SAS为38.6±2.7,SDS为40.2±5.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证明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更加有效。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往往由于年龄较大、身体机能减退,不能受到较大的情绪刺激,而导致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很多的问题。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不仅可以帮助患者舒展身心,同时可以减少发病次数,了解患者的发病原因,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的身体康复提供更多的帮助。优质护理可以在今后的冠心病护理中推广应用。

  3 讨论

  冠心病作为目前的常见疾病,给老年患者带来了非常严重的伤害。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患者的心脏调节能力进一步下降,并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其他脏器。一般来讲,冠心病患者必须在一个较好的环境当中休养,避免杂乱的声音和情绪的较大波动。为此,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应对患者积极实施优质护理。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SAS为59.5±6.9,SDS为58.8±2.4;观察组患者的SAS为38.6±2.7,SDS为40.2±5.8,这就充分证明了优质护理的有效性。本研究认为,为了保证冠心病患者护理水平的持续提升,日后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避免诱发因素:告知患者避免过劳、情绪激动、饱餐、寒冷刺激等诱发心绞痛发作的诱因。很多患者虽然身体已经老化,但心理年龄依然年轻,尤其是部分曾经从事高级管理的人员,自认为身体状况良好,因此每天很早起来跑步、锻炼,表面上这种行为对身体有好处,实际上,清晨活动人群较少,同时是冠心病的高发时间,此时应在家中静养,与亲人在一起,防止发病而无人照料。第二,患者的日常行为必须注意,例如,在天气炎热时,尽量不要外出活动,即便是外出,也要注意时间的把握,随身携带速效救心丸,并配备太阳伞。第三,患者在医院静养期间,应与护士多交流,阐述自己心中的疑惑和负面情绪,减少负面情绪的压迫,提高理性看待事物的能力。综上所述,冠心病护理工作,在今后应进一步提升,不仅要从患者本身出发,还应该从患者周边的环境、人际关心、行为举止出发,更好的了解患者发病原因,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各项指标的稳定,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邱荣丽.关于冠心病患者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10,18(09):1272-1273.

  [2]苗琳.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4,07(08):141-142.

  [3]孔林芳,蒋文慧.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病人自我管理能力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4,19(10):2343-2345.

  [4]王红.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23(04):351-352.

  王明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