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军:好料也需营销

  把拓展医疗服务这块业务接过来后,晏军首先跟北京地区的报纸、电视台等媒体建立上关系,接着根据医院的营销战略,找到了医院骨科正在收治河北邯郸送过来的“三腿宝宝”的卖点。

  2005年,对晏军来说是一个挑战自己的年头。在这一年,晏军放弃了在东方医院的优厚待遇,来到东直门医院当拓展部主任。

  当时的东直门医院的行业知名度很高,拥有王永炎、董建华、秦伯末、刘寿山等中医名家,但社会知名却极低,就是连出租车司机都不知道医院的具体位置。

  当年拓展部的办公地点就在东直门医院大门右侧一间平房里,整个部门就晏军和陈菲两人。晏军回忆称,医院当时挖他过来,“直接目的就是,想通过我和同事来开发医院的社会知名度,拓展医疗服务。”

  找热点营销科室技术

  就是在这样一个简陋的办公环境下,晏军开始寻找拓展医疗服务的对策。在他之前,医院曾有过一个医生兼职媒体联系人,但因这个医生业务太忙,所以与媒体的互动也比较少,缺少媒体的宣传。

  晏军把这块业务接过来后,首先跟北京地区的报纸、电视台等媒体建立上关系,接着根据医院的营销战略,找到了医院骨科正在收治河北邯郸送过来的“三腿宝宝”的卖点。

  那是发生在2005年8月底的一个社会热点事件。从联系媒体记者去河北当地接患儿,到入院做检查,接着做手术,以及换患儿成功手术后的养父母纠纷,进而引发出来的弃婴问题……这一系列的新闻事实,经中央电视台、新华社、《新京报》等媒体的报道后,引起了极大的社会效应,东直门医院及其骨科的知名度一下子被社会所认知。

  社会效应扩大品牌效应。看了报道后,民政部的“明天计划”项目也找上门来,看中了东直门医院专家治疗脑瘫的技术,双方通过合作为各地千余名患儿解决了疾患。

  “热点医疗事件能制造社会知名度,但医院系业务部门,必须要做专业项目的推广。”晏军说,经过了公众媒体等平台的“热闹”后,医院又开始寻求公众与专业媒体共同投放的营销思路,适时地推出了“三伏贴”、“三九贴”的宣传报道,同时结合科室主任的技术宣传需求,推出了科普宣传报道及电视讲座,“不仅把品牌的问题解决了,还宣传了学术问题。”

  引人才提供优质服务

  社会知名度出来了,就诊的患者也逐渐多了起来,知道东直门医院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但此时,医院原有的人才结构也显示出了“窘迫”困境。

  “那是2009年的事情,医院亟需新鲜血液注入了。”晏军回忆说。也正是那一年,晏军调任医院人事处处长。上任后,他根据医院领导班子要求,招进了麻醉科、超声科、放射科等学科带头人,还组织医院年轻医生进修,或鼓励本科生攻读硕士学位,“所产生的继续教育费用,全由医院承担。”

  优质人才,带来优质服务,自然也就能吸引患者过来。晏军说,门诊量是一个检测医院能否提供优质服务的硬指标,经过一系列的营销运作和医院内部管理运作后,医院门诊量从2005年的2000人次上升至2010年后的近万人次,“这反映了医院的运营状况良好,为了进一步扩大医院的品牌知名度,医院又陆续做了一些赈灾等公益活动,以及配合中医服务圈战略发展,积极派出医疗力量支援基层医疗单位。”

  2012年的东直门医院,已在业界声名显赫。因工作成绩突出,晏军被选为东直门医院业务副院长。晏军称,根据战略措施,东直门医院把中医服务的触角伸向涿州、通州等基层医疗机构,一方面可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另一方面也通过在基层医疗单位的科研活动,挖掘民间的偏方或发现当地独特的中药材,“这其实就是一个双赢的举措。”

  文/本刊记者 汪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