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后勤管理人才建设
- 来源: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后勤,医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8-27 15:56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人才已经成为医疗市场角逐中取胜的第一要素。构建良好的人才梯队是医院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不断壮大的不竭动力。
而作为开展医院基本建设工作的核心力量——医院后勤管理人才,一直以来相对不受重视,导致当前医院后勤队伍及人员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期特别策划将从后勤管理人才培养、后勤班组建设、后勤班组长培训、后勤员工培训几个方面,从宏观管理到微观实践,对当前我国医院后勤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进行系统梳理,供业界相关人士参考。
医院后勤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现状
医院建设水平不断提高、设备设施不断变化、后勤社会化逐步推进,这些都对医院后勤人员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医院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方面应转变思路,不断探索和尝试适合当前需求的崭新模式。综观当前各地区医院的后勤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情况,面临的现实问题较多,同时也不乏创新和突破。
后勤队伍日益受到重视
长期以来,在医疗卫生机构内对后勤工作普遍存在着偏见,认为后勤工作虽然重要,但是技术含量很低,对胜任力的要求不高。所以,医院后勤队伍在人员构成上以年龄偏大且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人员为主。
此外,在整个医院管理工作中,后勤人员常常不受重视,他们参加培训、继续教育的机会也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其工作积极性必然受到影响。
我国医院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很多新技术、新装备在医院得到了应用,人民群众对医院环境、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都对后勤人员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另外,后勤工作的技术含量与后勤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密切相关,人的“含量”决定着后勤工作的“含量”,若想让医院的后勤工作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就必须拥有更高水平的后勤人员和队伍。
当前,后勤部门已经成为一些医院全面发展的一块短板,很多医院的管理者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开始重视后勤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工作。
通过加大高校应届毕业生招聘力度优化人才结构为了提高后勤队伍的整体素质,突破后勤管理人员老龄化、专业理论知识水平普遍偏低的瓶颈,近几年来,一些医院加大了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招聘力度。后勤管理工作涉及到多种专业,招聘相关专业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可以改变后勤人才队伍一直以来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后勤工作不断引进先进理念和技术装备、向着更高水平发展培养和储备人才。
以北京某三甲医院为例,该院管理层对后勤队伍建设非常重视,为了引进人才,从编制名额、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取得了显著效果。
人才培养趋于多元化、系统化、科学化
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医院后勤部门很难招聘到既掌握水、电、暖、气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对医学知识和医院环境有深入了解的员工;尤其是对后勤管理人员的招聘则更为困难,他们不仅要全面掌握与后勤工作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还要了解医疗方面的知识,熟悉医院这个特殊的环境,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管理学基础。鉴于这种现状,人才培养几乎是每个医院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内部培养是医院后勤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随着各医院对后勤人才队伍建设越来越重视以及其他行业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被不断引入到医院后勤管理工作中,医院后勤人才培养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如案例分析、研讨交流、技能培训、视频教学等;人才培养趋于系统化,很多医院都制定了针对后勤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此外,人才培训也更加理性、更加科学,注重与实际工作的结合,积极引入科学的理念和方法。
后勤管理人员多从内部选拔和培养
我国卫生管理教育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初期主要以卫生管理干部培训、成人学历教育等形式为主。自1982年上海医科大学设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以来,全国各地多所医学院校争相设立了卫生管理专业,先后开展起卫生管理教育各个层次的学历教育,包括本专科教育、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以及继续学历教育和干部培训等。
80年代末期,卫生管理教育开始走下坡路。
直至90年代后期,高等教育专业拓展,全面扩大招生,卫生事业管理学随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纳入到公共事业管理范畴,也再次受到相关院校的重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开展卫生管理学历教育的高校有100多所,其中有80%的高校培养本科生;61.4%的高校培养硕士研究生;17.8%的高校培养博士研究生,先后培养了大批的卫生管理专业人才。
由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原因,当前卫生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对医学知识掌握较多,管理学知识相对较少;理论学习较多,实践非常少。所以,这些毕业生一般都要通过一定时间的实践和继续培养才能胜任医院的管理工作。
特别是对于后勤管理工作来说,由于涉及到的专业非常多,管理工作内容繁杂,后勤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这些现状对管理人员提出了一些特殊的要求。只有熟悉了后勤工作的特点、医院情况、队伍现状之后,才能担当起后勤管理工作的职责。
同时,在医疗机构内一直都有从内部选拔和培养管理人员的传统,而且,大部分管理人员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化卫生管理教育。
鉴于上述种种现状,大部分医院都采取从内部员工中选拔和培养后勤管理人员的方法。从当前很多医院的做法来看,招聘来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和后勤队伍中年轻的技术人员经过系统、有针对性的培养后,将成为未来后勤管理人员的主要组成部分。
文|吕志新
策划执行|本刊编辑策划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