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为上策:体检是利器

  “作为最有效的一个防癌武器,防癌体检,在我国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还有很长路要走。”60分钟,拔了120次电话,却最终没打通一个。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记者在上班路上,体验了一把预约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优惠防癌体检的艰难。

  防癌预约体检活动,是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肿瘤宣传周的常规优惠活动,只是近年来,随着公众对防癌体检重要性的认识,优惠体检的预定人数从原来的100人,增加到后来的300人,再增加到今年的600人,每次预约都爆棚,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很难打通预约电话并成功预约。防癌体检在城市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但是在农村却是另一番情景,知者寥寥无几,做者更是屈指可数。

  “作为最有效的一个防癌武器,防癌体检,在我国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防癌科副主任徐志坚说。

  从“求人”到“被人求”

  防癌体检是指对无症状的健康人群进行的一系列以发现早期癌症为目的的医学检查。在检测早期肿瘤的同时,还对一些增加癌症发生几率的机能变化和疾病进行检查,并对这些状况进行评估和干预,尽最大可能阻断由于癌前病变或疾病导致的癌症发生。

  较常规体检而言,防癌体检需要由肿瘤专科医生采用多种敏感度高的检查手段实施,并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筛查方案,因此更加专业、精密和系统。

  2009年,徐志坚从加拿大学成归来,加入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防癌科。

  那时,防癌科已经存在了20多年。

  当时,这个我国最早、也是唯一的以癌症预防研究、防癌筛查体检、癌症早诊早治为专业方向的临床科室,并没有当今这么“风光”。

  那时的防癌科还没有当今这么多先进的设备,防癌科也只是开展一般性的体检工作。而老百姓的防癌意识更是不足,防癌科因此也受到“冷落”。

  唯一比较大宗、可靠的“客户源”来自国有性质的企事业单位员工体检。

  “为了能拉到‘活儿’,我得经常陪人喝酒,拉关系,希望他们把体检放到我们科里来做。”追忆往事,徐志坚忍不住感叹当年的艰辛。

  如今,这个局面早已扭转。尤其是近几年,防癌体检所受的青睐度上升极快,并且日渐成为健康“新宠”。

  “现在是别人请我帮忙,再也不是我请人帮忙了。”徐志坚对其中今非昔比的变化感受最为深刻而精炼。

  剖析个中原因,徐志坚认为,首先是经济发展了,百姓的手头宽裕了;最重要的驱动力在于,随着肿瘤日益成为常见病以及百姓对癌症的深入了解,百姓防癌的意识提高了。

  年检农村居民不到一成

  如今,每年有近2万人在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防癌科接受癌症风险评估、防癌体检和跟踪随访;每年都大批癌症早期病例被发现(150人中有1人)并接受正规治疗,其中绝大多数目前都在健康地享受生命,成为癌症早期筛查的受益者。

  这组漂亮的数据足以让徐志坚欣慰。但他却有自己的深切担忧:在每年接待的近2万人中,来自农村的占比不足一成。而且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被在北京工作的子女安排来做体检的,并不是他们主动自发来做的。极少部分人,是因为家属在医院住院治疗癌症,看到医院有防癌科,就去顺便做个体检。

  “这说明,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和防癌意识还亟需提高。”徐志坚明显地感觉到,城乡之间防癌意识、防癌行动的差距之大。

  实际上,在徐志坚看来,农村居民更有必要关注防癌,关注防癌体检。因为农村的癌症发病率增长迅速,高于城市的癌症死亡率亟需通过此举,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从而进行控制。

  如何改变这一局面?想要农村的经济水平和防癌意识,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提高,徐志坚认为,“政府主动干预是当前最好的方式。”通过政府支持,开展流行病调查,从一个地区比较常见多发的癌种切入,加强健康教育和癌症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农村居民防癌意识。

  县医院的挑战与机遇

  应该在农村癌症防治中,发挥重要的还有县医院。作为区域医疗中心的核心和龙头,要想把90%的患者留在县域,必须关注肿瘤患者的诊治,关注肿瘤的预防。

  目前,县医院的肿瘤诊治能力依然很低,防癌体检在很多县医院还是新事物,甚至还没起步。高昂的检查检验设备,更高技术要求的人才,对县医院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徐志坚建议,由各地政府统筹建立区域医疗中心,配备相应的防癌体检设备,建立统一的肿瘤筛查技术标准,通过层层推广、培养培训体检专业人员,以此,建立健全县域防癌体检机构。在这个区域医疗中心,县医院完全可以起到龙头的作用。

  有一个问题在于,政府、县级医院有足够的动力去关注防癌体检这项事业吗?

  “做好防癌体检,有助于减少农村癌症的发病和死亡病例,减少政府的肿瘤负担支出。”徐志坚认为,政府是乐于看到农村癌症得到控制的。而百姓也是有防癌需求的。县医院的积极性可以从三个部分去调动。

  首先,政府加强引导、督促。进一步拓展延伸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增加肿瘤专业化服务。同时,对医院进行利益诱导,发挥新农合支付引导作用,在资金、技术方面适度向医院倾斜。

  最后,是要解决人员团队积极性的问题。徐志坚说,虽然防癌体检越来越受到重视,防癌体检人员的工资、待遇等有所改善,但是由于长期的重治疗、轻预防观念影响,相比较其他专科医生而言,防癌体检部门的人员还是有点边缘化,收入相对比较低,在评职称、晋升、科研等方面也缺乏竞争优势。这样的人才困境,在县域、在基层会更为凸显。因此,需要政府在这方面下更多的功夫。

  作为资深防癌体检专家,徐志坚最大的期待就是通过多方努力,“有一天,我国所有的城乡居民在防癌体检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关照;防癌体检能够发展成为一个亚专科。”

  文/本刊记者 王艳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