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医院培养最合适的人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国缺护士近100万名,基层医院缺口更大。近年来,虽然高等医学教育大力发展,培养了大批医疗人才,但毕业后到农村工作的寥寥无几,农村卫生人员不足问题日益突出。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每年这个时候都是毕业生就业求职的紧张时期。然而,在江苏省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护理专业毕业班内,却很难觉察到紧张情绪。

  “前几天还有医院来我校向我们要护理毕业生,但是我们学生去年年底就基本上都被用人单位签走了。”

  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顾强透露,与以往一样,541名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大多还没走出校门就落实了工作岗位。仅有的16名男护士更是成了各医院争抢的“香饽饽”,一开始就被预订一空。

  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始建于1958年,前身为连云港市卫生学校,56年来一直在为省内各家医院、机构输送护理、药学人才。目前,基层护士缺口仍然较大,而且普遍存在素质低、流动大等问题。以医院对于护理人才的需要为出发点,该校在提高护理毕业生的专业性、实践能力等方面,研究出了自己的一套“经”。

  “男丁格尔”需求大

  连云港日报记者俞德春至今都记得,2006年9月新生报到时,新生王宝银怯生生地走进高职护理1班,一时间引来众人的关注,“看,护士班来男生了!”小伙子顿时羞红了脸。

  “听说以前会有这种情况,但现在我们对护理班有男生挺习惯的。”2011级高职护理班学生殷小姣告诉记者,自己入学前就看到过关于男护士的报道,知道行业对男护士需求大,所以入学后看到男生,并不觉奇怪。

  如今,男护士早就由昔日的“葱花”变成了“香饽饽”,成为各医疗机构招聘的新宠。武汉市第五医院人事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男护士鉴于自身的身体条件,在特护等护理工作上,比女护士更具优势。而且,他们同样具有女护士认真和细致的工作特点,医院都争相招聘男护士。

  尽管职场男护士抢手,但受传统观念影响,许多男生羞于报考护理专业,所以护理专业男生生源一直不好。

  对比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近年毕业数据可以发现,尽管男护理毕业生比例在逐年上升,但2014年541名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中,仅有16名男护士。2013级高职护理招收新生534人,其中39位男生。中职护理招收学生114人,仅8位男生。

  “在护理工作中,男护士常会遭遇种种尴尬。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社会偏见认为护士是伺候人的职业,男护士在工作中慢慢会觉得不得志,认为在女性世界里工作没有前途。这些世俗看法让护理专业难招男生。”顾强介绍说,许多人根深蒂固地认为,护士工作就是女性做比较合适。

  其实医院里有很多细致的分工,像重症监护室、手术室、精神科、骨外科等科室,各级医院中护士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都非常大,男护士的优势日益突出。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学校在招生工作中,着重强调男护士的就业前景和就业优势,深入各个学校宣传。同时,邀请医院优秀男护士来校讲座,让学生了解到各医院对男护士的重视程度和其良好的发展前景。“近年来,学校男护生比例有所增加,很多学生和家长表示,与其读很多年书找不到工作,不如放下陈旧观念学个就业前景看好的冷门专业。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优秀男生报考护理专业,补充各级医院对于男护士的需求。”顾强表示。

  品牌专业优势

  “这几年大医院的用人要求普遍提高,护士都要求是本科以上学历。”发达地区医院对护士高学历的要求,让顾强颇感心忧,因为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高职教育为主。

  据了解,对于为数众多的三级以下医院来说,就经常要到高等职业学校的护理班去“抢人”了,面对护士这样一个需要吃苦耐劳、严谨细心的工作岗位,高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想找到合适的人才,着实不易。

  一面是大医院提高招聘要求,学校学生难以入职,一面是基层医院人事领导对于学校应届生基本情况的不断询问,矛盾过后,顾强有了自己的想法。“这要求卫生职业教育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实用型、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护理人才到基层服务。”为了满足护理行业变化的就业趋势,学校护理专业2008年开办了英护方向,2010年开办了中医护理方向及康复治疗技术,2011年开办了妇儿方向,2014年开办助产专业,试图用以临床护理为主要方向的医学相关专业群来帮助毕业生寻得好工作。

  提及这些专业调整,顾强颇为兴奋。“尽管大医院对人才的要求普遍提高,但由于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能满足社会需求,学生技能操作实践能力强,仍有部分成绩优秀的毕业生可进入省级医院工作。再加上基层医院对护理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旺盛,近几年护理专业一直是我校最热门专业。”

  “学校的课程与医院的实际需求结合挺紧的。我们出去见习的时候,医院老师都夸我们比别的学校学生能干、省心。”殷小姣今年三年级,对于实习、找工作,她并不是太担心,“我们有专门的职业辅导老师指导,一般都不会太困难,安心读书就好。”

  学校学生处副处长刘永平告诉记者,在学校9个高职专业中,高职护理作为省品牌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8.5%,对口就业率达90%,有70%的毕业生在市级以上医院就业。招生方面,高职护理专业最低分数线为当地中考总分的70%,全校最高。2013年招生534人,开设9个班,在学校千人的招生规模中稳占半壁江山。“而且我们的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护理技能赛项中,连续三年获得一等奖,获奖学生都被三甲医院签走。”

  “考虑到部分学生希望继续学习的需求,学校也与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进行对口单招专转本。”顾强表示,学生毕业后,通过全省统一考试,符合成绩的学生转入康达学院本科三年级学习,毕业后第一学历为本科。2013年该校转入专转本继续深造的学生有25人,其中护理专业有12人。

  据了解,由于教学成绩突出,学校还获得了“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的称号,这一荣誉,在全国高职院校里,每年只有两所学校可以获得。

  院校合作

  数据显示,在医疗领域,医生与护士的世界平均比例为1:2.7,而我国的比例为1:0.61。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国缺护士近100万名,基层医院缺口更大。近年来,虽然高等医学教育大力发展,培养了大批本科及以上医疗人才,但毕业后到农村工作的寥寥无几,农村卫生人员不足问题日益突出。

  顾强介绍说,学校以前开设过预防保健、医士等中专专业,毕业生主要到基层医疗机构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积累了开办农村医学专业的丰富经验,也培养了一大批专业老师。“因此,根据社会对农村地区卫生技术人才的需求和我们办学实际情况,我们经过市场调研,对照专业设置标准,开办四年制中职农村医学专业。”农村医学专业的学生在校内学习结束后,会被安排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诊疗等实训,同时在医疗机构进行综合实习。毕业后,面向农村基层就业。

  顾强告诉记者,除了开设农村医学专业以外,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于2007年首次尝试在省内与医院深度融合,进行院校合作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先后与连云港市4家三级医院举办了8个院校合作班,覆盖全市4家三级医院。

  学校办公室主任刘洪表示,每年开学,用人医院都会到学校进行宣传,护理系组织动员,广大护理系学生积极报名。随后,医院组织考试,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组成院校合作班。“为保证教学效果,学校和医院在每学期开学前一个月对医院教师进行选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本科以上学历的医生护士具备报名资格。随后,学校通过考试、岗前培训、业务考核等一系列措施建立一支高质量院方教师队伍。目前,院校合作班培养效果挺好的。”

  “据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因职业认同感高、技能操作水平高、执护考试通过率高,三级以上医院录用率在90%以上,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目前已有5个院校合作班的近250名学生毕业,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层次高于同类学校毕业生。目前,院校合作班还将逐步推进。”说起院校合作班,顾强满脸喜悦。

  Q:学校最近有什么计划?

  A:我们在筹备开建一所中医老年养护院。这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我们看到,我国已呈老龄化趋势,国家对“老有所依”的养老服务体系高度重视,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的若干意见》,我们希望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同时为地方养老事业做好服务工作,而且如今老年护理挺热门的,养老院经常一床难求。由此,学校做了此项规划。另一方面,学生的技术不纯熟,出去实习,经常会被病人责怪。但是老人通常会比较宽容一些,不是特别计较,所以这个养老院也可以作为教师教学科研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地。我觉得,学校开办养老院,在解决学校办学经费紧张增加经济来源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锻炼。还有,医院护士由于工作强度大,节奏快,生物钟紊乱,心里负荷大等客观因素,有一部分护士会在45岁左右退居二线。我觉得这一部分医护人才闲置浪费很可惜,毕竟这时候的护士是最有经验的。所以我希望能够把这样的护士招来养老院工作,既解决她们转岗再就业的压力,又可以发挥她们的专长,把老年人照顾得更好。

  Q:作为一所职业学校,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非常重要,在这方面,学校有何经验?

  A:我们学校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并重的“双证书”毕业制度,毕业生除了参加由国家组织的医护考试并获取证书外,学校还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职业技能,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能更好地、全面地可持续发展,组织学生参加更多的技能培训。近三年,学校职业技能鉴定所共完成中药调剂员、育婴师、保健按摩师、育婴师、公共营养师等十个工种十三个级别4729人次的技能鉴定任务,其中本校学生2359人,除公共营养师省统考项目外,一次通过率96.4%,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Q:我们看到学校有一座馆藏非常丰富的中医药博物馆,请谈谈筹建情况。

  A:确实,我们的中医药博物馆占地面积2133平方米,在同类院校中是领先的。馆藏生药标本达2892种,腊叶标本3500份,透明腊叶标本1140种,浸制标本653种,中成药标本836种,方剂标本160味。此外,还有鸟类标本116种,海洋类标本138种,大型动植物标本32种,中医药文化器具235件及人物蜡像64套等。学校中医药博物馆筹建自然不易,但我觉得,中医药博物馆不仅作为教学场所,培养学生技能,搭建科研平台,促进教师和学生整体水平提升,同时还是国粹中医药传统文化宣传、教育交流的窗口,可以扩大中医药在社会的影响力。

  Q:除了专业实践能力以外,学生的社会实践情况如何?

  A:我们也建了校外德育实践基地,依托我们专业优势,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充分融入医药、护理特色,让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同时也能学习专业知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热情很高,志愿者在农村扶贫开发、城市社区建设、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形成一批重点服务项目,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和新闻媒体报道。我们学校的“微笑天使”,现在已经成了港城志愿者服务的品牌。

  文/本刊记者 易靖娴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