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医院后勤班组建设工作的方法
- 来源: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医院后勤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8-27 16:01
后勤班组是后勤工作的骨干力量,他们承担着后勤保障、后勤服务和后勤管理三大方面的后勤工作。因此,加强医院后勤班组的建设和管理是做好后勤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医院后勤班组现状
由于各种原因,长期以来,医院对后勤班组的机构建设、人员配备、学习培训、考核管理以及工作环境等重视不够,这既包括医院自身的班组,也包括医院后勤工作社会化后交给物业管理的班组。医院后勤班组的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后勤技术和管理人员明显缺乏
多年来,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日益增多,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医务人员数量随之有所增加,但是从事医院后勤技术和后勤管理的人员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充,有的医院还逐步减少。一方面,原有后勤人员自然减员,另一方面,医院用人引人政策的制约使得很难补充新的后勤工作人员。
相对于日益扩大的医院规模,后勤技术和管理人员明显缺乏,而且现有人员的学历普遍偏低,对相关工作的专业程度不高,导致目前医院后勤工作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虽然近年来一些医院通过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引进了一些专业的物业公司,帮助医院从事后勤服务和后勤保障工作,但是面对复杂的医疗工作和医院环境,在共同从事医院后勤工作中仍然出现了诸多问题,如专业技术人员少;保障队伍不稳定,甚至出现过物业公司员工罢工、技术人员跳槽、工作延续困难等现象。
*培训和学教活动不多
近年来,很多医院虽然越来越重视后勤人员的培训教育,但相对于医院的医务人员,医院后勤人员外出学习的机会仍然较少,而且时间短,教育培训的层次低。医院开展后勤人员“三基”培训有时组织困难、师资缺乏、参与度低。医院的设施设备越来越先进,自动化、集成化、信息化程度很高,很多后勤工作人员难以掌握和适应,仅有少数骨干人员通过边摸索边学习后能够基本掌握。后勤服务水平、保障能力乃至管理水平都受到了制约。
*工作环境和待遇不高
由于医院后勤设备的特定要求,后勤班组的工作场所大都安排在地下室、技术层、机房内、设备旁,他们常年处于高温高湿高噪音的工作环境之中,三班运行,周而复始。大多数后勤人员学历低、职称低、报酬低;有一定学历的工程技术人员也因为隶属后勤部门,其待遇水平低于相同职称的临床医务人员;一些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的后勤班组人员的福利待遇则处于更低水平。这种状况挫伤了部分后勤人员的积极性。
*标准少,考核管理难量化
在中国医院协会后勤专业委员会2011年制定的《医院评价标准——后勤保障》(试行稿)和江苏省医院协会2013年制定的《江苏省医院后勤工作评价指南》发布之前,鲜有针对医院后勤工作制订的考核标准和工作质量评价体系,后勤工作的优劣大都以满意度、及时率、增收节支情况进行粗放式评价,很难体现标准化、量化的考核结果。尽管上述《标准》和《指南》对医院后勤工作从组织管理行为、服务和保障的规范化、标准化评价要求,以及精细化管理、持续改进考核等方面构建了评价体系和具体测评方法,但医院后勤工作基础管理薄弱,准确计量的措施和手段尚有缺位,难以全面提供准确、完整、科学的数据。即使能够提供一些管理数据,因不同医院的后勤管理各异而很难进行分析比较。
后勤班组建设的重要性
虽然后勤工作基础薄弱、条件较差、困难较多,但后勤工作对医院的正常运行起着重要支撑、保障和服务作用,其重要性正越来越引起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后勤工作规范化、标准化需依靠班组的实践
来实现
随着医院管理的深入,后勤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已成为大势所趋。后勤班组众多,各具不同的专业技术要求和工作内容,都有明确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管理要求,管理岗位有办事流程,技术岗位有操作规程,这为后勤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了基础。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以及后勤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要想得到贯彻落实,必须依靠各班组去完成,在班组的实践中去体现。同时,这些标准化、规范化的内容需要班组在实践中加以完善,进一步丰富其内容,不断建立健全新的管理制度,为后勤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更科学、更合理、更具可操作性的第一手实践资料。
*精细化管理依靠班组的积极参与
管理的优质、高效要以精细化管理为基础和前提。精细化管理要从点滴入手、从细微做起,而后勤班组则是后勤庞大系统的最基本单元,直接从事基础性的保障和服务工作,无论是水、电、气消耗,锅炉、空调机房监控,还是各项维修养护,他们是最直接、最具体的操作者,也是精细化管理的实践者。各班组的协调配合、快速响应,每一位一线员工的自觉行动、积极参与为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现代化后勤依靠现代化班组
医院现代化离不开后勤工作现代化,而要建设现代化的医院后勤则要以现代化班组建设为基础。现代化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要得到贯彻实施并有效推动,关键要培训、塑造一个个现代化班组(岗位)以及接受、掌握现代化后勤技能的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以来医院的后勤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粗放型向节约型转变,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由被动应付向主动服务转变,不断追求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目标,在节能降耗和保障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后勤工作的现代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一个个坚守一线、默默奉献、吃苦肯干的现代化后勤班组人员。
*可持续改进依靠班组的协调支持
后勤工作是一项既有时效性,又具长期性的工作,其主要任务就是保障和服务,如何实现保障可靠、有力,服务及时、到位是后勤工作者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医院发展的新情况、临床工作的新要求,不断向后勤部门提出了新的服务内容和更高的工作要求,后勤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必须针对工作中的新情况、新要求、新任务以及实践中发现的新问题、新思路,及时调整,积极响应,持续改进。班组作为最基本的工作单元,既要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又要总结经验、创造智慧,以可持续改进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必须依靠各班组之间的互相协调、互相配合和互相支持。
可见,后勤班组的责任重大,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进步,才能适应当今医院对后勤工作的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加强和持之以恒地开展班组建设工作。
做好班组建设工作的方法
*加强与班组(岗位)的密切联系
医院后勤工作的决策者、管理者一定要深入后勤班组和岗位一线,一方面及时把后勤工作总要求、中心任务、阶段性工作以及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建设的新动态传达贯彻到基层,另一方面及时听取了解班组一线工作的新问题、新情况,从中吸取营养、总结经验,调整管理思路,正确科学决策。深入班组联系群众,还应该给予他们政治上关心、学习上安排、生活上帮助,这不仅是良好的工作作风,更是努力做好工作的有效方法。
*加强班组人员合理配备、培训管理
针对目前医院后勤管理人才和技术专业人才普遍缺乏的状况,必须加大培养和引进力度,一方面选拔有一定基础的人员外出培训进修,另一方面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班组的技术岗位,加强班组建设,合理配备人员,稳定一线工作。同时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各班组的业务技能培训,重点是岗位职责、操作规程、行业规范以及后勤工作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要求的强化学习和培训。通过学习培训,加强班组人员的使用管理,真正建成工作上放心、业务上过硬、管理上规范的班组。
*加强班组整体利益、全局意识的教育
医院的中心工作是医疗工作,后勤工作必须以患者和医务人员为中心努力做好各项保障、服务和管理工作。后勤系统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门,对医院的安全、正常有效运行发挥着重要的支持保障作用。而各班组是后勤系统的基本构成单位,班组间、部门间必须要有集体观念、大局意识。要让每一位班组员工切实认识到岗位虽小、责任重大,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更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一丝不苟的作风、踏实肯干的精神,要深刻认识到每一个小小的岗位都事关全院平安。
*加强班组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医院内大量的人流、物流、车流使各区域显得非常拥挤;医院的各种设备都处于满负荷或超负荷运行状态;“锅、容、管、特”,“水、电、汽、暖”,“毒、麻、精、放”,一应俱全;从而给医院后勤保障、安全运行、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压力。这不仅要求后勤管理部门加强管理,精心组织,确保为医院的正常运行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还必须加强各班组、各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要认真制订应急处置预案,扎实开展岗位演练。
文|商继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