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肿瘤诊治的误区

  癌症跟年龄有关,但又不分年龄;治疗癌症的设备日益先进,但并不是越先进就越有效。

  “大夫,我现在就只剩下等死的份儿了,干脆不治了!”“听说靶向药物治疗最有效,为什么医生不让我做?”“得了乳腺癌就一定要切吗”……

  4月19日,中国癌症基金会、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主办的百名专家咨询活动在京召开,前来咨询的患者达到6000多人次,其中不乏从河北、山西、北京远郊区县赶来的农民患者和家属。他们很多人都陷入肿瘤诊治的误区无法自拔。

  1995年,中国抗癌协会发起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将每年的4月15~21日规定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消除癌症误区倡导健康生活”。

  针对当前我国患者、医院,尤其是农村居民、基层医疗机构在癌症诊治的误区,记者采访多位专家,进行了梳理和澄清——为什么会是我?

  案例:28岁的河北廊坊人唐刚,刚刚结婚准备生孩子,却在单位体检时被查出肺癌。“为什么会是我?我不吸烟,家里人也不吸烟。”拿到诊断书的一刹那,他不断这样问自己,问家人。

  陈万青:任何癌症的发生首先都离不开遗传素质的因素,其次还和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有关,这三者在漫长的过程中共同作用,最终导致癌症的发生。因此癌症是不分性别和年龄的。只是说,得癌症的风险,在部分程度上会随着年龄、寿命的提高而上升。研究表明,约六成的癌症发生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

  农村癌症的发病因素除了经济水平、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外,还与近年来在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日益加重的环境污染有关,包括水污染、空气污染、重金属污染等。加上农村居民健康知识缺乏,自我保健和疾病防治意识不足,以及经济条件相对有限,让农村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走高。

  我国癌症特别严重?

  案例:看报纸、杂志、网上、电视上,铺天盖地的癌症、肿瘤信息,似乎觉得我国的癌症特别严重,而且还会继续恶化。搞得人人自危。

  徐兵河:我国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但我们也不必恐慌。实际上,全球最高的肿瘤发病率是发达国家,我国很多肿瘤的发病率现在处于中等水平,不是最严重的。另外,家人有患癌症的,其它家庭成员也并不一定就会患上癌症。即使有家族遗传史。

  癌症很难发现?

  案例:“我之前一直都挺正常的,没感觉什么不对,怎么可能就得了癌症?”45岁的淋巴瘤患者问医生。

  徐志坚:癌症的发病确实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期间,人一般很难感觉到明显的异样,容易被忽视。但实际上,也是有征兆的。许多癌症都有独特的“信号”,如乳腺、颈部或腹部肿块日久不消,尤其是活动度差、表面不光滑且短时间内快速增大者;女性如果发现乳房皮肤发红、皮疹、内部肿块等可能就是肿瘤的早期症状,必须去检查;长时间不明原因持续消化不良或腹胀,可能是喉癌、食道癌、胃癌等的症状。

  癌症不可治干脆等死?

  案例:河北廊坊53岁的曹女士在上个月被查出患有宫颈癌,尽管医生告诉她的宫颈癌是初期,只要积极治疗可以治愈。但她还是认为治疗的作用不大,干脆放弃治疗,以免拖累家人、孩子。

  陈万青:由于缺乏对肿瘤基本知识以及当前癌症治疗技术的了解,我国居民普遍存在谈癌色变的现象。农村居民更是如此。而由于经济条件和医疗条件更加有限,癌症治疗确实花费高昂,很多人就放弃治疗,或者是推迟治疗,导致延误病情,加重死亡风险,增加治疗负担。

  实际上,研究已经证明,1/3的恶性肿瘤都是可以治疗的。部分肿瘤例如乳腺癌、宫颈癌、淋巴瘤、鼻咽癌等恶性肿瘤的治愈率都比较高。如果早发现,比如宫颈癌一期和乳腺癌一期以及鼻咽癌等,90%都可以治愈;淋巴瘤的治愈率则更高。

  靶向治疗对所有肺癌都有用?

  案例:李女士的丈夫患了肺癌,并且已经出现了转移。当地医生推荐他到大医院去做靶向治疗,认为这个对治疗肺癌很有用。

  石远凯:多数公众错误地认为所有肺癌患者都可以用靶向治疗。但临床研究表明,仅50%的中国晚期肺腺癌患者,可以应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而其中80%的患者是可以从治疗中获益,另外20%仍然是无效的。

  开展靶向治疗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必须要有靶点,而且只有靶点有突变的病人,用靶向药物治疗的效果才会比较好,才会有效。当然,即使有了靶点且有突变,也只有80%的病人可以有效,另外那20%仍然是无效的。所以说,不管是患者还是医生、医疗机构都应该客观理性地认识、应用靶向治疗。

  放疗设备越先进越好?

  案例:在癌症治疗中,很多患者和家属往往要求医生给他最新最好的放疗设备,以为那样就能有最好的效果。

  王绿化:放疗确实是肿瘤治疗的一个主要治疗手段,大约60%~70%的恶性肿瘤病人,在病程的不同阶段需要做放射治疗,但实际上,同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仍然面对因放疗设备不足或受过良好训练的放射治疗的专业人员缺乏,而造成患者治疗不足的窘境。

  最近,国家卫计委启动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放疗医师规培被纳入了,相信通过系统的培训,能为我国提供一些高素质、高水平的放射治疗人才,缓解当今放射治疗人才紧缺的现状。

  乳腺癌“一刀切”效果最好?

  案例:莉莉31岁是患上了乳腺癌,当时医生没有给她切除手术,但5年之后,她的乳腺癌再次复发,并出现转移。她很懊悔,如果当初切除了,也许就不会再复发了。

  徐兵河:手术切除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并不能简单地一切了之。如今研究表明,乳腺癌切除手术,包括扩大的根治术,并没有带来乳腺癌的整个生存率明显的提高,反而病人的生活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手术治疗之后,医生会建议患者,做一些其他的相应治疗。比如说放射治疗,加强手术的局部控制,把一些癌细胞消灭,以免日后作乱。总之,现在治疗乳腺癌提倡的是综合治疗,必须结合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感染HPV就会得宫颈癌?

  案例:23岁梅小姐刚刚被检测出感染了HPV。知道HPV与宫颈癌密切相关,她很是担心,一大早瞒着男朋友赶到咨询现场咨询这件事。

  吴令英:最新《报告》显示,女性宫颈癌发病率增长迅速。其中,HPV感染问题不容忽视。但是实际上,感染HPV是很常见的,尤其是在中青年时期。感染了HPV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可怕,绝大部分人都会自然消退,只有极少数的,并且是高危型HPV的病毒持续感染,才有可能导致癌前病变或癌变,仅1%左右的人有可能最终发展成宫颈癌。

  宫颈癌疫苗对每个人都用?

  案例:从北京平谷赶来的孟女士患上了宫颈癌,她想知道女儿可不可以打宫颈癌疫苗,以避免像她一样患上宫颈癌?

  乔友林:宫颈癌疫苗是预防性疫苗,起到预防感染的作用,对于已经感染了HPV的人群来说,治疗效果是不确定的。

  人们期待着有一种药或疫苗,能够对已经感染的妇女起作用。但市面上还没有一个成熟的产品。我国有很多药企也正在研发这些药物、疫苗,但是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得到科学界认证的产品出现。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免疫疗法有效吗?

  案例:莉莉从网上了解到,今年新出来一个治疗肿瘤的免疫疗法,可以用于治疗乳腺癌。她想知道能否把这一个新技术应用到自己身上。

  徐兵河:免疫疗法的确是被评为2013年最重要的临床进展之一,确实令人鼓舞。免疫治疗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调整基体的免疫功能来增加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通常是在手术放疗以后做这个治疗;二是通过针对某一些特异性的抗原,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这种疗法将来有可能跟化疗放疗一样,成为肿瘤治疗研究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当前,包括肺癌、乳腺癌在内的很多肿瘤,已经开始在进临床的二三期的临床研究,不过,现在临床上能够应用的成熟的免疫治疗,现在基本上还不存在,国内也还没有批准相关药物。

  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

  案例:最近有专家指出,当前,我国在治疗癌症时,很多不是治疗不够,而是治疗过度。其中,“宁可错杀一千(癌细胞),绝不放过一个(癌细胞)”,就是临床上常见的“过度治疗”。

  陈万青:目前,我国许多的肿瘤患者无法得到规范化治疗,在基层更是如此,应该引起重视。为此,患者在治疗中首先要做的,就是积极配合医生,根据病情,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手段,使癌症也变成像糖尿病、心脏病等普通慢性病一样,让它们在体内与人“和平共处”。对医生而言,也要慎重选择治疗方式,从患者健康的角度,避免过度用药、过度检查、过度化疗放疗。

  文/本刊记者 王艳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