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后勤人才队伍管理“六招儿”

  随着社会的发展,后勤管理已不再是单纯的事物管理,更不是经营管理,它必将被科学化管理所取代。充分发挥后勤管理的功能和作用,是医院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同时后勤队伍的人员素质直接影响到医院管理工作,因此,如何提高后勤职工素质,如何提高医院后勤管理水平,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重要课题。医院后勤人才队伍管理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及职业道德教育,激发主人翁责任感

  思想政治工作是精神文明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后勤管理过程中。通过对后勤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牢固树立“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爱院观念。不断升华思想境界,净化心灵,提高觉悟。同时着力进行经常性的后勤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职工正确认识后勤工作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爱岗敬业,甘当衬托红花的“绿叶”。

  强化服务意识,主动服务于临床一线

  *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人文性是医院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坚持“以人为本”,为医院临床提供“人性化”的后勤服务,是后勤管理的主基调。为患者提供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要更新服务意识,转变服务观念,倡导职工将“要我服务”变为“我要服务”。

  一切以方便患者为前提,在可能条件下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把为医疗、临床服务放在第一位,主动服务于医疗一线,做到急医疗、临床之所急,想医疗、临床之所想。为确保服务取得实效,在服务内容、方式上下功夫,一切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消极等待、推诿、拖拉、散漫的工作作风。完善对内服务机制,建立巡查制度,主动深入科室,认真听取意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细微处着手,将后勤服务做深。

  *强化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工作思想

  针对各工作岗位制定相关专业安全操作流程,将安全管理理念渗透到各项工作中去,确保后勤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增强成本意识,促进后勤转向节能减排运行方式

  医院的建设要投入大量资金,医院运转也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在目前卫生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提高“财”、“物”的使用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我院后勤各部门加强计划,规范运作,注重成本核算,严格预算,取得了较好的收益。

  提倡学知识、学文化,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后勤服务的质量和及时性非常重要。后勤工作人员不仅需要饱满的工作热情、良好的服务态度,还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要大力提倡自学成才;积极组织和大力支持后勤人员参加各类文化知识学习;强化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鼓励采取多种形式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

  深化后勤改革,提高后勤人员的积极性

  医院后勤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加强人事、分配制度等一系列配套制度改革。在后勤人员中形成竞争上岗,择优录用,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氛围。工作成绩突出,贡献大者应给予奖励或重奖,在职称、职务、聘任、奖励、晋升上优先考虑;而对那些工作不负责任、服务态度差、怕苦怕累、不胜任的工作者,给予降级、降薪甚至下岗的处分,实行优胜劣汰。制定切实可行的定岗定编方案,做好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的工作。真正做到“因需设岗、以岗定人”,不断探索后勤社会化的道路。在内部分配上不能忽视后勤职工的辛勤劳动。在奖金、报酬等方面,对后勤人员应采取有效的发放办法。同时,提倡“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口号,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只要机制到位,措施得力,就能充分调动后勤员工学习知识、钻研业务、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后勤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好地为广大患者及职工提供优质、高效、低耗的后勤保障。

  从严治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制度化管理是现代管理学的重要理念之一。作为涉及面较广、人员较多、机构较复杂的后勤部门,必须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以人为本,用制度约束、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确保实现“以患者为中心”、“后勤为医疗服务”、“医疗为患者服务”的目标。首先,应制订切实可行的各项后勤制度,完善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确保各个岗位都有章可循,形成较为完整的规章制度体系。

  其次,要使制度具体化,围绕后勤任务目标,确立全方位的制度落实目标,使其具有实际的针对性,做到制度目标对应任务目标。

  再次,必须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提高规章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提高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努力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严格考核,完善后勤监督机制

  后勤工作繁杂而琐碎,在整个工作过程中,需要建立一项完整科学的考核办法来实施监督、制约。通过考核来检验员工的职业道德、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经济效益、成本消耗、工作状态、满意程度等。考核的结果与经济直接挂钩,与职称评聘挂钩,真正做到奖勤罚懒、奖罚分明。彻底摒弃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怪现象。

  当然,要真正发挥考核监督机制的作用,还必须加大检查、考核、监督力度,尽量细化、量化考核指标,做到量化到岗、考核到人。尤其要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与舆论监督作用,设立投诉电话、举报箱及网上测评等。只有严格地考核才能够提高职工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充分挖掘职工的工作潜力,也可以促使职工及时发现问题,克服自身不足,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

  (注:由于版面有限,本文略去参考文献,若有需要者,请与本刊编辑部联系)

  文|张伟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