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忙“双抢”产业旺

  专访海南省农科院果树所博士助理研究员胡福初

  海南荔枝产业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高峰,面积达50多万亩,售价也将近20元/斤。随后的几年里,其面积逐渐下降,目前稳定在35万亩左右。2009年,国家荔枝产业体系开始在海口设站,之后逐步发展到了儋州、万州、琼海等地。

  海南省农科院果树所博士助理研究员胡福初介绍,相比广东等我国其他荔枝产区,海南荔枝最大的优势就是上市早。而为了赶时间,海南荔枝园里会出现“农忙双抢”的景象。

  精细管理是关键

  “这些年荔枝价格一直没有变化,成本还上涨了不少。”谈起海南的荔枝产业,胡福初这样说到。据他介绍,海口市是海南荔枝面积最大的地方,尤其琼山区的三门坡镇,以及云龙镇、永兴镇等。此外陵水是全国荔枝上市最早的地方,琼海、文昌、定安、儋州等地荔枝面积也较大。

  妃子笑是海南荔枝中最主要的品种,但是比较难种。胡福初介绍说,这是因为海南是妃子笑种植的次适宜区,而不是最适宜的地方。该品种在盛花期极易遇到阴雨天气,所以应该采用一些方法来调整,比如控梢。

  在广东等产区,给荔枝控梢相对容易,而在海南则比较麻烦。“海南气温高,植株生长旺盛,出梢更多。”胡福初说,在其他地方荔枝一般只出三批梢,但是在海南则可以长出五批来,这就给控梢增加了难度。控梢不好就会影响成花,而成花好才能保证产量。另外也是由于海南气温高,荔枝的花芽很容易转变成叶芽,因此需要做好调控,用好壮花肥,加强田间精细化管理等。

  另外胡福初介绍,海南省农科院果树所也在推广荔枝矮化密植栽培等技术,这项技术与海南的气候条件相适宜,树体能快速回复,长成合理的树冠,因此受到农户的欢迎。

  “双抢”成独特文化

  “上市时间早是海南荔枝最大的优势”。胡福初说,海南荔枝的上市时间领先全国,甜度、风味、口感等也不错,因此市场反响一直较好。

  胡福初介绍,由于海南荔枝效益较好,因此吸引了福建、广东、广西等不少外省人过来种植。外省人在海南主要是承包,具有一定规模,海南本地人的种植规模相对更小,主要是小户型。

  最近几年,海南荔枝价格一直较好,虽然成本不断上涨,但仍有一定利润空间。不过2013年行情较差,据了解,由于天气原因,去年海南南北荔枝产区上市时间没能拉开,大量荔枝集中上市。于是,超过16万吨的荔枝集中在20多天的时间里销售,走货压力很大。

  海南荔枝的“杀手锏”就是上市时间早,能占领市场的前期空白。因此在以往的年份里,每当荔枝上市的时节,海南农民都异常兴奋,全家总动员抢收荔枝、抢卖荔枝,到处一片繁忙的“双抢”景象。“每年荔枝上市时节家家户户都动起来,就跟农忙抢收庄稼一样。”在胡福初看来,这种景象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荔枝氛围和文化。

  不过他也认为,有时农户为了过分抢时间,在荔枝品质还未达到最佳时就采摘售卖,也影响了口碑。目前国家荔枝产业体系已经建立了产业平台,把市面信息反馈给收购商及果农,让他们作为市场参考。

  主要行业势力

  海南陵水鲁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创建于1996年10月,所栽品种有妃子笑、白糖罂荔枝及冬季瓜菜。如今已发展成为一家规模型农业企业,拥有5000吨农产品冷藏保鲜加工厂、5000余亩农业生产出口基地。“鲁宏”牌荔枝等农产品在稳固国内市场同时,出口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享有很高知名度。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