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农药的大量滥用,蓟马已从次要害虫上升为芒果主要害虫。蓟马为害芒果花、叶、芽、幼果,影响芒果生长和果实质量,特别是导致果实花皮。细菌性角斑病往往在台风后大暴发,该病危害后的芒果基本失去商品性,而目前又没有特效防治药剂,果农对该病预防意识不够强,甚至存在病急乱投医的现象。
鉴于此,特根据多年对芒果病虫害的研究,总结出如下综合防治方法,供广大芒友参考。
芒果蓟马
■病害档案
发生时期:花期、小果期、抽梢期花期、小果期、抽梢期。症状和为害状:成、若虫锉吸幼嫩组织汁液,被害叶片颜色变淡,似热水烫伤状,出现黑色坏死;被害果果面呈现黑褐色或铁锈色斑块,果面变得粗糙。
化学防控
每花序2只或者8%的新梢受害,即采取化学防治措施。
综合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新建果园要远离瓜菜地,勿与蔬菜间种;
合理密植、科学修剪,保持果园通风透光;
灭除杂草。做好修剪、控梢和催花工作,保证开花整齐;
增加土壤湿度,抑制蓟马化蛹与羽化;
利用蓟马趋蓝色的习性,在田间设置蓝色粘板,诱杀成虫,粘板高度与作物持平。
2、化学防治:
10%吡虫啉2000-3000倍液,1.8%阿维虫2000-3000倍液,20%啶虫脒10000倍液、2.5%多杀菌素县浮1000-1500倍液、5%烯啶虫胺水剂、4%阿维·啶虫脒乳油、1.5%甲维盐乳油1000倍液等进行喷雾防治、高效氯氰菊酯+多杀菌素+氟虫氰混合使用。
温馨提示
芒果花瓣变褐干枯后,及时摇花,破坏蓟马隐藏取食场所,方便喷药;
及时摘除花期新抽生的新梢;
蓟马喜欢成群栖息在嫩叶叶背,抽生的新梢要及时摘除,减少虫源;
蓟马怕强光,田间迁飞扩散快,应选择在下午3时后喷药;
遇到阴天或大风后,应立即喷药或增加喷药次数,迅速降低虫口,减轻为害;
若虫老熟后,常由树上转向表土化蛹。除了树上喷药外,地面要撒施毒土或喷施药液,以直接杀死虫蛹、转移到地面的若虫和羽化的成虫。
细菌性角斑病
■病害档案
发生时期:全年均可发生,重点是抽梢期、花期和果实发育期。
症状和为害状:叶片受害:最初在叶面出现油渍状小黑点,其扩展受叶脉限制而呈黑褐色多角形小斑,发病严重时,几个小斑汇合成不规则大斑,周围有晕圈,叶中脉变黑,局部裂开,老病斑最后转为灰白色。
嫩枝受害:病部明显褪色并纵向开裂,渗出胶液变成黑斑。
花序受害:沿花轴出现长条形黑色坏死斑,若果柄受害,组织坏死引致落果。
幼果受害:出现暗绿色斑块,周围有油渍状晕圈,后期果肉变黑褐色,潮湿时病部溢出菌脓,严重的引致大量落叶和落果。
化学防控
化学防治指标
如果天气温暖湿润,降雨或大雾频繁;
秋稍期7%叶片受害,花期5%花序受害,果实发育期1%果实发病;
如果果实发育期遭受暴风雨或冰雹天气,雨后即可采取防治措施;
在金煌芒果套袋前,如果查柄出现病斑并流胶,立即进行药剂防治。
综合防治方法
1、做好防风
营造防风林或芒果园建在林地之中,减少台风暴雨袭击,可减轻发病。
2、做好果园清洁
收果后结合修剪,剪除病枝叶并收集烧毁。在发病季节,随时注意剪除病枝、病叶。果园修剪后,应尽快用波尔多液喷施,以封闭枝条上的伤口;
每次大风暴雨后病害就严重流行,因此应在每次下过暴雨后喷一次1%波尔多液;
搞好果园卫生,适时套袋保护果实。
3、化学防治
在嫩梢和幼果期要喷药保护嫩梢、幼果。
防治药剂有1%中生菌素水剂300倍液、40%氧氯化铜县浮剂5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液、2%春雷霉素水剂500倍液、或者33.5%喹啉铜县浮剂1500倍液,其它药剂还有氢氧化铜、噻菌酮、辛菌胺、水合霉素、芽孢杆菌等,注意药剂轮换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温馨提示
注意事项
明确发病秋梢为翌年病害主要侵染来源,梢期嫩叶紫色至淡绿色时为感病的最敏感期;
高温、多雨、潮湿常发病严重,台风雨为病害发生流行最重要的诱因,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台风暴雨前后要喷药保护和防治;
噻菌酮不要和氯氧化铜等铜制剂和福美双混用;
芽孢杆菌不能和上述药剂混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