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延雄:菠萝标准化种植推动者

  海南菠萝价格波动过大,很多种植大户认为,这是没有建立菠萝生产标准化设施所致。海南各地的菠萝种植户各自为阵,选地、用药、引进品种、生产规程、包装运销等均没有统一的标准,使得海南菠萝品质出现各种差异,并对品牌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抵抗市场价格的巨大波动,他带领种植户建立了菠萝标准化生产模式;为了改善单一品种的种植方式,他率先试种了“牛奶菠萝”等新品种。如何提升菠萝的品质?何时为最佳上市时间?这些都是何延雄每天思考的问题。

  协会促标准化生产

  2004年6月8日,万宁市龙滚镇率先尝试,成立了旨在促进龙滚菠萝更新品种和标准化生产,实现产业化发展的菠萝标准化生产协会,有多年种植经验的何延雄被推选为协会会长。“2004年,市场上出现‘海南黑心菠萝’,这其实是不规范用药、不规范生产的结果,为了抵制这种情况,保护海南菠萝的品牌,我们成立了菠萝标准生产协会。”何延雄表示。

  何廷雄介绍,协会从2004年成立至今,十年里都在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主要针对200名协会会员定期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和业务咨询讲座,同时对会员生产菠萝和运销过程进行技术监控和指导。“现在已经建立了一套菠萝标准化生产指标和方法,从选地、选苗、定植、全程病虫害防控等一直到最后的催熟和采收,都有详细的指导措施。”

  “在万宁菠萝种植户多是小散户,种植面积超过100亩的大户比例不足30%。”为了推动组合化、规模化发展,2008年,何廷雄组织周围村庄100多户农民共同成立了万宁旺农专业合作社,组织和带动周边上万亩菠萝的标准化生产。

  “牛奶菠萝”等新品热销国内

  海南菠萝品种单一,90%以上都是巴厘,相比广西、广东等地,一品独大现象尤为明显。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加快推进优质新品种的发展,何延雄通过“协会+公司+农户”的形式推广从台湾引进苹果、冬蜜、金钻、牛奶和珍珠等7个菠萝新品种,在水坡村委会和田头村委会推广种植500亩,由万宁山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提供种苗、技术,协会负责推广和协调,而农户种植的菠萝由公司定价回收。

  新品种的试种引发了海南菠萝种植者的关注,一时间,各大媒体纷纷报道,“牛奶菠萝”的名气越来越大。何廷雄表示,牛奶菠萝,就是外观是菠萝,但是果肉颜色和味道都像牛奶。他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与传统菠萝品种相比,新品种虽然每亩投入成本高出了400-500元,但是收益却多了近2倍。新品亩产量高达3500公斤到5000公斤,远超出传统品种2500公斤到3000公斤的亩产量。同时,新品种采用先进的生物技术种植,果实水分足、果肉细腻、品质高、颜色好,深受日本、新加坡等地消费者的欢迎,在国内市场则主要针对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大超市。

  何廷雄介绍,经过十年的推广和试验,当时引进的7个品种中表现最好的当属台农16、台农17,“今年又从广东湛江引进了新品种,金菠萝和都乐,表现良好,备受种植户欢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