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循证护理用于脊柱骨折的效果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循证护理,脊柱骨折
  • 发布时间:2014-09-24 07:56

  摘要: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应用于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0例脊柱骨折患者,将其按照住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与循证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脊柱骨折患者给予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减轻医疗负担。

  关键词:循证护理模式 脊柱骨折 效果

  在护理脊柱患者过程中,由于恢复时间较长,若护理不当则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1]。因此,手术围手术期进行有效的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为了研究脊柱骨折实施循证护理模式的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130例脊柱骨折患者,其中65例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并与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患者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40例,将其按照住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33.8±7.4)岁。骨折类型:颈椎骨折5例,胸椎骨折6例,腰椎骨折9例。受伤类型:车祸10例,跌伤3例,其他7例。观察组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33.5±7.2)岁。骨折类型:颈椎骨折6例,胸椎骨折7例,腰椎骨折7例。受伤类型:车祸12例,跌伤4例,其他4例。两组患者各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在患者住院后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确定问题

  根据患者病情的恢复时间和临床特点归纳并发症,包括脊髓损伤、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疼痛、深静脉血栓形成、压疮、腹胀。

  1.2.2寻找循证

  从相关资料和文献中寻找证据,对证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进行辨证分析,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制定护理实施方案。

  1.2.3确定预防

  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压疮:每隔2h进行1次翻身。肺部感染:指导患者每日进行深呼吸90min,分3次进行;泌尿系感染:嘱咐患者每日饮水量超过300ml,并进行膀胱冲洗和阴部护理;脊髓:首次注射3mg甲基泼尼松龙,再加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2];深静脉血栓形成:指导患者每日进行3次运动锻炼,30min/次,同时给予服用活血化瘀药物;疼痛:通过分散患者注意力方式减轻疼痛,例如听广播、看电视、聊天等;⑦腹胀:指导患者正确饮食,禁止使用容易造成腹胀的食物,例如牛奶、甜食等,可通过按摩或药物缓解腹胀,严重者可进行胃肠减压治疗[3]。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对比分析

  观察组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同时患者满意率95.0%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护理过程中实施循证护理,满足了高要求的护理水准,提升了护理理论知识的水平,提高了治疗效果,同时,在医院方面,也加快了医院护理工作转向科学化、专业化的发展,减少医疗纠纷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总满意率均、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由于对照组,这说明脑脊柱骨折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模式,不但满足了患者的护理需求,也缩短了平均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降低第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荣静.循证护理用于脊柱骨折的效果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9):998-1000.

  [2]王雪莲.在脊柱骨折康复期中循证护理的应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3):261-261,262.

  [3]王爱华,吴成如.循证护理在脊柱疾病护理中的应用现状[J].颈腰痛杂志,2011,32(3):225-227.

  何辉萍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