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外疝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 来源:保健文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腹外疝,围手术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9-24 09:37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腹外疝患者,于围手术期给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01月—2013年12月腹外疝患者19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腹外疝患者均分为A1组(观察组10例)与A2组(对照组9例)。A2组:常规护理;A1组:常规护理+围手术期护理;对比A1组与A2组腹外疝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全部成功完成手术。在手术平均时间、术后6h下床活动情况、切口愈合的情况以及临床出现感染的患者例数等方面,A1组优于A2组患者极为显著(P<0.05)。结论:针对腹外疝患者,于围手术期给予护理干预,最终获得的临床效果显著,治疗成功率提高明显,在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临床预后质量等方面,表现了重要意义。
关键词:腹外疝 围手术期 护理
腹外疝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以往针对患者实施疝修补术给予临床治疗,表现出非常大的张力,对患者腹壁组织造成较大的伤害,并且完成手术后较易出现疾病复发的情况。在此种情况下,腹外疝无张力修补术表现出诸多优点,主要体现在对患者造成创伤较小、临床愈合速度较快以及疾病复发率低等特点,于临床获得的了广泛应用。在围手术期对患者给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预后质量【1】。为了对护理干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腹外疝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效果肯定,现将具体的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01月—2013年12月19例腹外疝患者。在所有患者中,男18例,女1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岁-76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2.5岁。患者出现腹外疝的类型,表现为斜疝患者17例,表现为嵌顿疝的患者2例,表现为直疝的患者1例,表现为股疝的患者1例。患者出现合并症的情况,患有高血压的患者4例,患有冠心病的患者2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所有腹外疝患者的随机分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存在均衡性(P>0.05)。
1.2 方法
1.2.1 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
患者出现腹外疝后,会突出腹壁,从而导致患者内心表现出恐慌状态。并且针对手术内容缺乏详细了解,患者内心存在较大概率表现出恐惧以及焦虑心理。此时要求护理人员应该保持热情接待患者,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合理疏导。对患者讲解腹外疝疾病知识,使其了解此种疾病可以有效治愈,并且了解此种术式的诸多优点。告知患者以往成功的例数,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信心【2】。
1.2.2 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在准备对患者进行手术的前1天,要求患者将头发以及全身洗净,进行洁净衣服更换。做好手术备皮工作,在将患者会阴部以及阴囊皮肤毛发剃除时,需要严禁小心,防止将患者皮肤剃破。在准备进行手术前一晚,按照常规对患者进行灌肠,确保将大便排空,在准备进手术室之前,将患者尿液排空,避免手术过程中膀胱过度充盈。在手术前2小时,做好手术器械以及相关设备的准备工作【3】。
1.2.3 做好手术过程中的配合工作
患者送入到手术室后,要求护理人员需要从旁协助麻醉医师对患者建立静脉通道,按照常规实施硬膜外麻醉,在对患者进行麻醉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给予密切观察,一经出现了异常情况,及时通知责任医师给予临床治疗。要求洗手护士需要同手术医师面对面站立,在手术过程中为医师递送所用的相关手术器械;在做好手术准备工作后,协助手术医师完成周边缝合工作。完成手术后,对患者进行手术器械以及相关设备的清点以及清洗工作。
1.2.4 手术后病情观察及护理
完成手术后对患者的呼吸频率、患者的体温以及血压等生命体征给予密切监测,通常每间隔1小时进行1次监测,在关键时刻,每间隔30分钟对患者进行1次监测,直至患者病情表现平稳。完成手术后,要求患者选择平卧位,在患者的切口位置放置为500克沙袋压迫6小时,成功对患者止血,术后用丁字带抬高阴囊,防止阴囊水肿;观察患者术区敷料是否出现了渗漏的情况,一经出现,立即更换敷料,并通知临床医师进行有效处理。
1.3 统计学方法
在进行本次实验研究过程中,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5.0建立数据库,利用t检验表示计量资料,利用卡方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以P<0.05为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全部成功完成手术。在手术平均时间、术后6h下床活动情况、切口愈合的情况以及临床出现感染的患者例数等方面,A1组优于A2组患者极为显著(P<0.05)。
3、讨论
腹外疝无张力修补术属于临床针对腹外伤患者较为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配合给予护理干预,在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降低并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临床预后质量等方面表现出显著意义。
在对患者准备进行手术前,需要对患者心理进行正确疏导,成功缓解患者临床表现出的消极心理,从而可以赢得患者的积极配合。此外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仔细评估,针对原发病患者研究有效方法给予临床治疗,成功将导致患者表现出腹内高压因素消除,最终保证能够成功完成手术。在对患者进行手术过程中,患者如果能够积极配合,可以显著缩短对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完成手术后,对患者临床疾病情况进行密切观察,一经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
总而言之,针对腹外疝患者,于围手术期对其给予护理干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成功凸显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立林.腹外疝的手术护理效果观察[J].北方药学,2013,3(01):105-106.
[2]付琴.腹外疝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4(20):999-1000.
[3]张应琼,匡红,代远香,等.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3,12(15):439-442.
贾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