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麻醉用于经皮肾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临床观察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硬膜外麻醉,碎石术
  • 发布时间:2014-09-24 08:07

  摘要:

  目的:分析和研究硬膜外麻醉用于经皮肾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2月—2013年6月经皮肾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79例,术中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将79例患者麻醉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

  结果:79例患者麻醉优良率为94.9%。79例患者术中T1-T4时间段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监测值与麻醉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将硬膜外麻醉方法应用于经皮肾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治疗中,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轻微,镇痛较完善,其是一种有效、安全的麻醉方法,并且硬膜外麻醉医疗费用较低,对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 输尿管镜 气压弹道碎石术 临床观察

  经皮肾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属微创手术,其是治疗输尿管或肾脏结石有效方法之一,具有碎石率高、术后机体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得到了医生与患者的广泛认可。硬膜外麻醉是临床常用的麻醉方式,为了探讨其在经皮肾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经皮肾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79例,术中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将79例患者麻醉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们选取2011年2月—2013年6月经皮肾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79例,其中:男42例,女37例;年龄在21—72岁,平均年龄为56.4±10.6岁。ASA分级为:Ⅰ级24例;Ⅱ级39例;Ⅲ级16例。排除标准: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患者;血液系统疾病患者;麻醉药物过敏患者。

  1.2 方法

  硬膜外麻醉方法:术前阿托品注射液0.5mg、苯巴比妥钠注射液0.1g肌注。选取胸椎第10-11间隙为穿刺点,向头端置管达3cm,确定置入硬膜外腔后,向内注入2%利多卡因注射液3ml,以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全脊麻现象。患者无异常症状后,向硬膜腔内注入麻醉药物混合液(0.375%布比卡因+1%利多卡因)12ml,将阻滞平面控制于约第6胸椎水平处,术中间断追加混合液以维持麻醉平面。当行输尿管插管时,由术者给予1%达可罗宁注射液做表面麻醉。若术中患者出现血压下降超过基础值30%时,注射麻黄碱最高剂量不超过30mg;若患者心率低于每分钟55次时,使用阿托品进行对抗;若患者术中出现呼吸抑制症状时,应立即改为全身麻醉方式。

  1.3 评价指标

  (1)麻醉效果判定标准[1]。优:术中患者无疼痛感;尿道及输尿管均处于松弛状态。良:术中患者无疼痛感;尿道及输尿管均处于稍紧状态,但对手术操作无明显影响。差:术中患者有疼痛感,尿道及输尿管均处于较紧状态,影响手术操作。

  (2)记录患者术中T1-T4时间段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监测值,并与麻醉前相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软件SPSS13.0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P<0.05做为判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标准。

  2 结果

  (1)79例患者中:优31例;良44例;差4例;麻醉优良率为94.9%。

  (2)79例患者术中T1-T4时间段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监测值与麻醉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输尿管镜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其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气压弹道取石、镜检取石、激光碎石等治疗中,是治疗尿路中、下段结石重要方法之一,在行手术治疗时,如何选择合适麻醉方法,既能达到确保麻醉效果又能尽量减少医疗费用,是临床亟需解决问题。

  经皮肾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手术操作时,没有明显的切割及内脏牵拉痛,对肌松要求相对较低,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对于情况较好患者,只要管理得当,均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2],并且患者在术中能够保持清醒状态,利于术中观察灌洗液吸收综合征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为阻滞肾脏神经支配,麻醉时多选择胸椎第10-11间隙为穿刺点,由于穿刺部位较高,部分患者会出现骶丛阻滞不全现象[3],因此,在放置输尿导管时,术者给予1%达可罗宁注射液做表面麻醉,可有效消除患者疼痛感,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经皮肾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最大的特点是术中大幅度变动体位,患者在麻醉状态下,因机体的生理反射功能与代偿调节机制均受到程度不同的抑制,所以在改变体位时极易发生意外。术前指导患者进行体位适应练习,增加其术中适应性,术中在给予患者变换体位时,在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同时,还应注意患者主观感受,当患者出现循环系统与呼吸系统抑制时,及早给予处理,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79例患者麻醉优良率达94.9%,并且患者术中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均较平稳,其与程静林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4],这一结果充分说明了在行经皮肾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时,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程度较轻微,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应宏.硬膜外麻醉下俯卧位和侧卧位行经皮肾镜碎石术生命征的比较[J].医学信息,2014,19(01):114-115.

  [2]蒋洪宇.丙泊酚辅助硬膜外麻醉用于经皮肾镜碎石术的临床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0,07(08):27-29.

  [3]张秀平.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两种麻醉方式的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3,16(02):42.

  [4]程静林,夏莉,颜莉丽.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麻醉处理[J].中国实用医刊,2010,37(10):157.

  殷青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