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人参与式健康教育干预方法的研究
- 来源:保健文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高血压,健康教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9-24 08:22
摘要: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症候群,其发病率比较高。高血压病对人体危害极大,是以心、脑、肾、血管等靶器官,导致脑出血、脑梗塞、高血压、心肌梗死、肾衰、尿毒症以及视网膜出血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增加,成为常见病、多发病,是我国目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之一。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基础和前提[1]。如何做好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降低并发症,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现今社会愈来愈受到重视。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有效与否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本文综述了我国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相关研究进展。
关键词:高血压 健康教育 干预 研究 进展
1、高血压健康教育的现状
我国流行病学显示,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现患高血压病人群约2亿人。但高血压控制率仅为6.1﹪。众所周知,健康教育是控制高血压患病率的有效策略之一。目前,我国相当大的人群对高血压病存在错误认识,有的患者认为高血压不能预防,高血压有年龄限制,非药物治疗不能控制高血压,少吃盐就不会得高血压,符爱淑[2]的调查表明,高血压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控制措施掌握情况普遍较差;现阶段老年患者医学知识普遍缺乏,对其患病情况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能主动积极行之有效的配合治疗,这种情况尤以农村老年人居多,而年轻患者虽然有较高的医疗常识水平,但由于社会压力加大和生活不规律,无法长期的配合相关治疗,二者均使疾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调查表明,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农业劳动者、家务)、是否享有医疗保障,高血压史和高血压家族史等;现在很多患者不愿意服药,没有症状不吃药,血压正常就停药,宁用降压帽、降压手表等,不按医嘱服药,认为血压高一点没关系,不必大惊小怪,或要求迅速把增高的血压降至正常理想水平,求降心切,或不断变换药物品种,服药依从性差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目前在我国,高血压健康教育地点主要在医院和社区,主要方法为知识讲座,发放手册,举办知识栏等,我国目前农村人口比例相当大,在农村,对高血压病的错误认识较城市严重,主要因为社会文化因素,如从未受到高血压知识教育,文化程度低,直接影响高血压知识接受程度及服药依从性;态度和信念,病人对疾病的态度直接影响其服药依从性;求医条件,农村交通不方便,经济条件差,缺乏社会家庭的支持,影响了高血压患者的误诊率,服药依从性;农村缺乏完善的健康教育体系等。高血压的防治任务任重道远。
2、健康教育方法和内容
对于高血压病健康教育信息的需求方面,不同人群需要的侧重点不同,只有提供满足不同人群的健康教育内容,才能取得最大的成本效益。总体来说,根据地点,教育对象和方式的不同,教育可分为临床教育和社区教育。
2.1教育内容
归纳多个研究者后总结主要包括①高血压病一般知识②心理及饮食的健康教育③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④儿童时期的教育指导⑤合理服药的相关指导⑥血压自我监测
2.2教育形式
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主要分为社区教育和医院教育。不同社区教育形式对高血压患者在血压和认知行为方面有不同影响,花学美等[3]进行了门诊常规形式和高血压俱乐部形式对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的研究;医院教育又分为门诊教育、住院教育和出院后教育等阶段教育。而方法上多采用面对面示教、口头教育、文字教育、形象教育、以及电教化教育方式,采用口头宣教和发放宣传资料相结合,个别交谈与集体授课等方式,学习高血压病知识,让患者和家属一起参与学习,患者之间互相交流,以便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有关问题。
2.3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效果评价是发挥健康教育对疾病治疗作用的重要环节,社区人群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主要是通过实施以教育和行为指导为核心的干预措施后,对人群高血压病知识、态度、行为进行健康教育前后的对比评价,了解人群高血压病防治知识的变化;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针对患者住院时间不长的特点,重点对高血压患者入院时进行相关知识和不良生活方式情况的评估,应用入院时健康知识等级测定问卷表,对患者采用固定护理程序并用护患参与的方式进行综合健康教育,进行教育前后的问卷调查,以及用满意度测评表来评价教育效果。评价指标:(1)知识评价指标,如对高血压病知识的了解和认识程度。(2)态度评价指标:如对高血压防治的态度认识。(3)行为评价指标:如对合理控制饮食的执行情况。(4)服药依从性评价指标:如对合理服药的执行情况。(5)血压的自我监测等。(6)高血压患者的服药率、治疗率、控制率等。不良生活习惯和健康教育前后血压的测量,目前研究者多采用教育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秩和检验。
3、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启示
(1)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国情等影响医疗卫生体系仍不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尤甚,固对于高血压病患者个体的教育及追踪仍得不到保证,这也限制了对于处于不同阶层患者知识掌握及配合程度的了解,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已经列为了重点发展内容,如何开展系统有效的社区服务值得我们继续探讨。
(2)护理人员是健康教育的主力军,目前由于我国护理教育起步较晚,有些护理人员存在缺乏健康教育技能训练及学历不高等问题,有关调查显示,只有21.2﹪的患者接受过医务人员的指导,护士对住院患者做过健康教育的比例更低,仅占11.5﹪[3],培养和提高临床护士对高血压病的知识再教育及健康教育能力是当务之急。
(3)传统的护理方式在健康教育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应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教育活动为患者提供更多信息,以减少高血压发病率、病残率及病死率,像前面提到的临床护理路径、高血压俱乐部等方法及形式,通过医院及社区相结合的教育方式,随着现在互联网的普及,社区医生可以很容易建立患者的个体病历并及时与医院医生沟通动态追踪指导患者的健康教育,家庭随访和电话回访也是将临床护理延伸到社区,真诚的为患者服务,这种形式改变了医疗服务模式,由过去的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也是现代护理发展的趋势之一。
(4)一直以来,公众健康知识的普及离不开大众媒体的传播,健康教育与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的结合日趋紧密,西方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起将传播理念引入健康教育,有效指导健康教育实践,在我国,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卫生系统和新闻传播研究系统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因此,加强大众媒体和健康教育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建立健全良好的互动合作机制将是一项利国利民双赢局面。
(5)受地域和文化水平限制,农村及边远山区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机会较少,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知识需求量大,受交通及通讯等影响随访困难,加强这部分人群的健康教育需要更多地模式,前面提到的针对农村居民特点开展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下指导—合作—共同参与型的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方式,取得的效果就很好。
(6)严格质量管理并接受监督,促进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建立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考核小组,定期召开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专题会。根据健康教育“知,言,行”三级目标的理论模式,培养医务人员,发放《健康教育调查表》,通过随机抽查高血压患者对健康教育的认知、态度、行为3个方面情况,考核小组每半年对照高血压综合防治质量标准逐项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整改。
(7)从宏观上来讲,个人认为,我国应倡导政府行为,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部门积极协作,采取全人群、高危人群和患者相结合的防治策略,加强高血压三级预防工作,大力开展一级预防,尤其加强在校学生、流动人口、亚健康人群鞥特殊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使少年儿童从小树立全面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防患于未然;使成年人知识、信念、行为向有利于全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发现并矫正不良习惯,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高血压高危人群,通过健康教育促进其矫正不良行为习惯,如:终止高血压膳食、戒烟、适当锻炼,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和避免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对已有明显的高血压症状或高血压患者,要加强随访和管理,通过健康教育使其知道坚持按时服药和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采取规范化管理及治疗措施,同时开发更有效、廉价的药物及加强医患双方配合等,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
参考文献:
[1]黄玮.国内外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建议[J].护理管理杂志,2008.(03):30.
[2]符爱淑.健康教育干预对高血压病人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影响(J).中国热带医学.2009,9(9).
[3]花学美,陈宏平.两种健康教育方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认知行为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2).
柴雅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