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外科损伤控制性手术应用效果分析
- 来源:保健文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肝胆外科,临床治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9-24 08:11
摘要: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损伤控制性手术在肝胆外科中的应用价值,为肝胆外科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来我院肝胆外科进行治疗的损伤患者100例,按照自愿的原则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50例患者均行常规I期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均行肝胆外科损伤控制性手术进行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有6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2.0%,对照组患者有1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8.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例死亡,死亡率4.0%,对照组患者9例死亡,死亡率为18.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常规的I期手术治疗相比,控制性手术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肝胆外科 损伤控制性手术 严重微创患者 应用价值
据相关的数据显示,近年来,肝胆外科严重微创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行业的加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临床上对于肝胆外科严重微创的治疗主要采取的方式是外科手术,传统的外科手术方式在肝胆外科严重微创的治疗中应用已久,且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1】。临床为了不断地提高手术成功率,对传统的外科手术进行了不断的完善与改进,损伤控制性手术理念应运而生。损伤控制性手术(DCO)是于1983年被首次提出的,目前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来。笔者就对肝胆外科损伤控制性手术在肝胆外科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来我院肝胆外科进行治疗的损伤患者100例,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确诊为肝胆外科严重微创患者,本次研究取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按照自愿的原则将100例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50例患者,男28例,女22例,患者年龄为26—72岁,平均年龄为(42.2+5.5)岁。患者的病程为2—6小时,患者的致伤原因为,16例患者由于交通事故致伤,12例患者由于高处坠落致伤,11例患者由于打击致伤,9例患者由于撞击致伤,2例患者由于中毒致伤。对照组50例患者,男26例,女34例,患者年龄为28—74岁,平均年龄为(43.6+5.8)岁。患者的病程为3—6小时,患者的致伤原因为,18例患者由于交通事故致伤,13例患者由于高处坠落致伤,9例患者由于打击致伤,8例患者由于撞击致伤,2例患者由于中毒致伤。
1.2 临床方法
对照组50例患者均行常规I期手术进行治疗,手术结束后关闭患者腹腔,并行腹腔引流。对于重症监护室的患者需给予严密地监护和观察,并且给予患者积极的恢复治疗和护理干预【2】。
观察组50例患者均行肝胆外科损伤控制性手术进行治疗,患者在入院后,需立刻对患者进行剖腹探查,明确患者的病情情况。在早期简化手术治疗阶段,首先需对患者发生损伤的血管进行良好的修复,对于出现腹腔出血的患者,需及时地给予止血,一般来说可以压迫止血的方式进行止血,最大程度上使患者的出血症状得到改善和控制。在损伤血管修复和腹腔出血控制之后,对患者的全身情况进行检查,并作出评估,以此来判断患者是否需行控制性手术进行进一步的治疗【3】。在复苏阶段,需密切地关注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并进行观察记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患者口服合理剂量的碱性药物,调节患者体内的电解质平衡,同时对患者应用呼吸机来保证患者呼吸通畅。待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稳定之后,给予患者再次手术治疗,通过二次手术对患者的体内发生受损的部位进行全面的修复和重建。
1.3 临床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发生肺部感染、肝创面胆漏、胆汁性腹膜炎、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死亡情况【4】。
1.4 统计学方法
观察得到的数据用SPSS17.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6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2.0%,对照组患者有1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8.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例死亡,死亡率4.0%,对照组患者9例死亡,死亡率为18.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数据显示,近年来肝胆损伤疾病的发生率显著升高,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临床对于肝胆损伤的治疗,较为理想的方式为手术治疗,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肝胆外科手术也得到了不断地完善和改进。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且肝脏的体积较大,质地较脆,因此,肝脏一旦发生损伤,极易引发患者出现腹腔内出血,甚至是胆汁泄露,会导致患者发生出血性休克或胆汁性腹膜炎,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对于肝胆损伤患者需及时地给予积极地临床诊治,我院对观察组50例患者应用了肝胆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额临床效果。
与常规的I期手术治疗相比,控制性手术在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面具有更加显著的效果。控制性手术首先通过早期简化手术,对患者的损伤血管、腹腔感染、出血等症状进行修复与控制,使患者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三联征的纠正。在复苏阶段对患者的内环境进行调整、纠正,并在此期间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促使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在短时间内得到稳定,然后再根据情况给予患者再次手术治疗,从而显著的提高了患者的手术治疗成功率【5】。
参考文献:
[1]张海森,张绍舜,张志华.经腹胸膜外修补右肝后叶3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10,9(20):1858.
[2]李鹏飞.外伤性肝破裂98例诊治体会[J].北方药学,2011,6(12):44.
[3]高晓冬,赵涛.薇乔网肝包裹术治疗外伤性肝破裂78例疗效分析[J].山东医药,2011,6(1):115.
[4]言寺,华积德.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在严重创伤和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杂志,2009,22(3):321—323.
[5]德辉,孙备.腹部损伤控制性手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O1O,26(4):638—640.
[6]王一镗.严重刨伤救治策略一损伤控制性手术[J].中华创伤杂志,2009,21(12):32—35.
邹圣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