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风”(Eurofighter Typhoon)不仅是一款性能优秀的三代半战斗机,也是世界上第一种由多个国家联合研制的武器系统
冷战后期,苏联开发出了苏-27和米格-29两种主力战斗机。虽然它们问世时间较晚,但是出色的性能却给西方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位于东西方对峙前沿的西欧国家更是急需为空军装备高性能战斗机加以应对。
研制新式战斗机的高昂成本和不愿屈从于美国的政治方向使西欧主要大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走到了一起,于1983年正式开始合作发展“未来欧洲战斗机”计划。在此之前,英、法、德已经就联合研制新一代战斗机进行了先期的探讨。
不过“未来欧洲战斗机”计划推进得并不顺利。首先,英国宇航与法国达索两家实力雄厚的飞机制造商都希望掌控飞机设计的主导权。其次,法国希望开发新机的舰载型,用来装备其筹划中的“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而其它国家并没有这种需求。难以调和的矛盾最终导致法国退出合作,独立研制了“阵风”战斗机。
排除不和谐因素的其余国家经过10余年的努力,终于在1994开始收获合作果实,首架原型机DA1在德国英戈尔施塔特附近的曼兴成功首飞,计划也更名为“欧洲战斗机-台风”。根据初期的协议,英、德、意、西四国分别计划采购250架、250架、165架和100架台风。然而随着冷战结束和不景气经济环境的影响,各国的采购数量下降到了232架、180架、121架和87架。
最终定型的“台风”战斗机是一种双发、三角翼、单垂尾、鸭式无平尾布局的中型战斗机。为了在与苏联战斗机的空战中不落下风,“台风”强调超视距空战和格斗性能。它的机身结构大量使用了复合材料、铝锂合金等轻型材料,复合材料的比例达到了40%左右。安装了两台先进的EJ200涡轮风扇发动机,该发动机由罗尔斯·罗伊斯公司主导的欧洲发动机公司制造,最大推力90千牛,推重比达到了10。有了轻量化的机身和强大的动力,再加上出色的气动外形设计,使“台风”拥有了超越第三代战斗机的机动性。
英国GEC-马可尼公司负责研制“台风”战斗机的ECR90型脉冲多普勒雷达,它具有探测距离远、多目标处理能力强的特点。不过研制各国目前正在研究为“台风”换装更先进的相控阵雷达,这将大大提高战斗机对隐身目标的探测能力。“台风”装有一门27毫米的“毛瑟”机炮,在机身和机翼下共有13个外挂点,可挂载7.5吨的各式武器。
“台风”具有高机动性、超视距空战能力和一定的超音速巡航能力,基本不具有隐身性,因此其技术水平处于第三代和第四代战斗机之间,与法国“阵风”和俄罗斯苏-35同属典型的“三代半”战斗机。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英国和意大利相继加入美国第四代战斗机F-35计划,欧洲再度联合研制战斗机的前景变得渺茫起来,而代表着欧洲技术和统一精神的“台风”不知还能风光多久。
撰文/关柯 美术设计/张一航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