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伸体位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外伤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过伸体位,椎体,骨折
  • 发布时间:2015-01-21 15:55

  摘要:目的 探讨过伸体位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记住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56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术后采用改进后的过伸体住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托架俯卧位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椎体高度恢复率为(42.5±19.6)%,后凸Cobb’s角恢复率为(44.8±16.5)%。术后并发症如骨水泥渗漏、神经根损伤等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纽患者术后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VP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后采用过伸体位有利于提高椎体恢复率,降低并发症。

  关键词:过伸体位;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折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4)12-0003-01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近年来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最常用的微创技术之一,术后患者为了充分暴露棘突间隙,往往将患者处于两头低,中间高的折刀式体位[1]。但在这种体位下,受压缩的椎体很难在术中达到良好的闭合复位,并增加了充填材料渗漏的风险[2]。有研究显示,若将患者置于俯卧过伸体位,则有可能增加脊柱前纵韧带的张力,促进已压缩组织的恢复[3,4]。本研究旨在进一步观察该方法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年4月-2014年1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椎体压缩性骨折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确诊并采用经批椎体成形术治疗。患者年龄48~62岁,平均(51.5±12)岁。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过伸体位进行手术治疗,而对照组采用常规托架俯卧位手术。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受损椎体节段以及压缩率,椎体后凸Cobb’s角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根据患者的身高和体型,预先在手术床上(相当于患者双肩及胸骨柄的部位)放置20cmU型抗压软垫,而在相对于骨盆位置放置相同高度的条形抗压软垫。若患者身材瘦小,可适当缩短软垫间的距离。当患者送至手术床软垫上后,让患者以双侧髂前上嵴及耻骨结节部位为负重点。使胸腹壁稍稍离开手术床面而呈悬空状态。对照组按常规采用脊柱手术托架辅助摆置。

  1.3 观察指标

  侧位X线测量压缩椎体术前和术后的高度;计算压缩骨折椎体上、下终板垂线交角(椎体后凸角度),以及术前,术后第3d和第7d进行VAS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术中椎体高度压缩情况和椎体后凸Cobb’s角比较

  对照组椎体高度压缩率和恢复率分别为(30.41±16.5)%和(3.8±3.1)%,观察组分别为18.5±15.5)和(42.5±19.6)%,两组相比,椎体恢复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椎体后凸Cobb’s角恢复率为(4.8±5.5)%,观察组为(44.8±16.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

  对照组术前以及术后3d和7dVAS评分分别为(6.8±2.8),(4.0±1.5)和(3.5±0.8),观察组分别为(7.1±2.4),(3.5±1.1)和(2.6±0.9)。两组各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并发症比较

  对照组术后X线显示有4例发生骨水泥渗漏,而观察组骨水泥弥散性良好,未发生泄漏以及神经根受损等并发症。

  3 讨论与护理

  在过伸状态下,利用韧带、椎间盘的牵拉作用,可使压缩区的骨质密度恢复正常或降低,甚至在压缩区的局部形成空腔。伤椎高度得到部分恢复。有效提高穿刺的安全性,使椎体的容积增加,以注入及容纳较多的骨水泥,有效减少骨水泥渗漏的发生;此外,脊柱后凸角度也得到完全或部分的恢复,改善胸腰椎生理曲度,使突入椎管内的骨折块复位,减少再次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几率,PVP术后症状缓解更加理想[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体位复位后椎体高度明显恢复,后凸压缩畸形明显改善,术中充填骨水泥满意。相比之下,对照组在摆放体位后椎体高度、后凸Cobb’s角无明显变化,术中每个椎体充填骨水泥仅为1.9~4.3ml,且充填过程中2例发生骨水泥渗漏。以上结果表明PVP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后采用过伸体位有利于提高椎体恢复率,降低并发症。

  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首先在摆放体位前应再次核对伤椎的位置,安置体位时要注意着力点和支撑点是否正确合理,以免引影响起患者呼吸与响静脉回流,以及软组织过度牵拉和压迫。采用体位垫时,要保持腹部悬空,防止其受压,以免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严重的静脉淤血而导致术中出血过多。同时,由于在过伸体位下,骨折区形成的瘢痕组织或凝血块破坏,有可能导致骨水泥进入血液循坏而引起肺栓塞,因此术中一定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以及呼吸情况[6]。此外,由于手术一般采用局部麻醉,对于某些骨质疏松的患者而言,往往难以耐受长时间的过伸俯卧位,因此术前应做好沟通工作[3,7],虽然术中可以转动头部,但不能移动肩部一下躯体,以免影响手术操作。

  参考文献

  [1]楚戈,卡哈尔.艾肯木.体位设定复位联合椎体骨水泥注入成形治疗重度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47):8911-8914.

  [2]崔伟,高桥启介,齐藤文则.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后椎体假关节的5种体位X射线侧位平片特点[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26):5063-5066.

  [3]徐可江,李晓军,吴江水.椎体成形术结合体位复位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J].实用临床医学,2009,10(6):53-54

  [4]严冬雪,黄永吉,肖增明,等.过伸体位复位在PV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J].实用骨科杂志,2013,19(6):521-524.

  [5]田大胜,荆珏华,周云,等.体位复位结合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7):3-5.

  [6]潘丽芬,刘婉玲,张春燕,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手术体位改进[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7):605-607.

  [7]于翔,王燕伟.老年脊椎压缩性骨折46例围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3):97-98.

  王明卫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