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诊断方法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中的比较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睡眠,呼吸,诊断
  • 发布时间:2015-01-21 16:17

  摘要: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对30例患者进行详细临床调查分析和X线与CT检查。结果:X线与CT检查能够清楚测量出咽腔狭窄或阻塞的具体部位及累及范围,可明确提示狭窄的原因。结论:X线与CT结合对明确OSAS诊断及定位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堵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诊断方法;比较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4)12-0005-01

  随着睡眠医学的兴起、认识水平和检查治疗手段的不断提高,明确病因、病变部位、阻塞范围等对选择治疗方法、手术适应症、判断愈后提出了更高要求。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0月-2011年12月住院耳鼻喉科OSAHS患者30例,根据测鼾声响度及全夜多导睡眠监测仪在呼吸暂停时测血氧饱和度等,均符合OSAHS的多导睡眠图诊断标准:若呼吸紊乱指数>5,且以阻塞性呼吸暂停为主,则确定为OSAS。

  1.2 诊断方法

  30例患者都分别进行了两次诊断,第一次采用X线检查,第二次采用CT检查。X线检查:在X线电视监视下做吞钡及吞咽动作观察,患者取立位,头部伸曲中间位,眶耳线与地面平行,作上气道侧位投照,可以观察软腭有咽后壁之间变窄,软腭肥厚、增长。CT检查:使用四门子SOMATOHUANYUEDUO全身螺旋CT扫描机,被检者仰卧位,头颈部取伸屈中间位。层厚、间距为5mm,螺距1:1。对鼻咽部和舌骨之间的区域进行连续扫描。OSAHS患者检查前口服安定,先在清醒状态下于吸气后屏气扫描,待患者入睡后出现鼾声时再重扫上述部位。利用CT随机软件测量上气道截面积,测量时窗宽和窗位中心固定。常规扫描后3mm重建。应用随机软件作后处理重建,先用多层面重组做矢状位和冠状位,再做仿真内窥镜成像,在三个位置上移动导航光标,全方位观察所选择的扫描部位。

  1.3 统计分析

  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和x2检验,所有数据以SPSS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阻塞性呼吸暂停的患者清醒状态测量气道狭窄,狭窄段较局限,可广泛累及上气道;致使上气道口径变浅,约0.8cm2,正常人群为2.4cm2。睡眠状态选择相应扫描层面测量,上气道口径更加变窄,约0.4-0.5cm2;但是患者深吸气重复扫描,上气道口径轻微增大,约0.5-0.6cm2。CT测量OSAHS组椎前软组织厚度和软腭长度约为0.8-1.4cm;咽侧壁厚度大约为0.84-0.20cm。

  3 讨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常见的具有一定潜在危险的睡眠障碍性疾病,常见于中度和重度肥胖者,其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病史5a左右、未经治疗的打鼾患者的病死率为10%-13%,呼吸暂停>15次/h,有8a打鼾病史者的病死率为37%。OSAHS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它能够导致患者出现行为认知障碍、生长迟缓、夜间遗尿,甚至出现系统性高血压、肺源性心脏病。目前在我国该病正逐步引起广泛重视。有研究表明,该疾病在美国黑人儿童中的发病率比白人要高。OSAS复发作后导致临床出现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是形成肺动脉高压、肺心病、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甚至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也是临床上必须治疗的根本所在。本组患者临床上表现为10O%打鼾,鼾声响亮而不均匀,反复呼吸暂停、夜间憋醒,导致深睡眠减少,反复发生微觉醒,严重干扰睡眠质量,清晨头疼,白天困倦,记忆力减退,反复迟钝,工作效率下降。部分患者胸闷,夜尿增多,性欲减退等。体格检查可见口咽部狭窄,软腭低下,悬雍垂宽长,舌根肥厚后置,部分患者可见鼻息肉、鼻中隔偏曲,颈粗短,下颁后缩畸形等,与文献报道一致。也有报道OSAS重症患者心律紊乱、窒息以及在睡眠中突然死,本组尚未发现此类病例。导致上述症状发生主要与夜间全身脏器如脑心等严重缺氧有关,严重影响正常工作与生活,所以OSAS是一种必须早期诊断且要坚持长期治疗的疾病。关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病机理学说多,大多与肌肉因素有关,上气道周围肌肉的ATP水解率高,氧化能力强,易发生肌肉疲劳。再者与机械因素有关,气道内负压、颈部屈曲、局部气道顺应性差。其次与神经因素有关,上气道受自主神经系统和随意神经系统支配,在吸气肌和上气道周围肌肉控制失去平衡,则可导致上气道阻塞,从而诱发阻塞性睡眠性呼吸暂停综合征。

  目前,PSG检查已常规用于睡眠呼吸紊乱性疾病的诊断、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的压力滴定及治疗后的随访观察。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X线及上气道三维影像学检查,三维影像学检查包括上呼吸道CT、MRI及超高速CT等。X线具有独特的作用,颅咽的骨骼、软组织、气体之间有良好的天然的密度差,使X线能较清晰的显示咽腔周围相关骨骼、软组织的情况、病理形态学改变及程度,显示范围广、失真度小,有利于全面,客观地认识OSAHS,同时X线造影片更能清晰勾画出OSAHS的解剖关系,更有利于准确测量,但由于骨骼的前后径重叠,无法观察咽腔的冠状径、狭窄后的截面积及不能测量咽侧壁的厚度及有无脂肪垫,结合CT即可完善检查,特别是多排螺旋CT在OSAHS患者上气道的扫描十分有用,CT影像在工作站作多层面重组,以狭窄气道为中心做矢状位和冠状位,使咽部的狭窄和闭塞得到最佳显示,而且还可以在上气道其它部位作多方向和多层面的矢状位和冠状位,使咽部的狭窄和闭塞得到最佳显示,可测量椎前软组织厚度和软腭长度及咽侧壁的厚度,这种方法测量的结果比x测量更准确。

  总之,由于OSAHS病因复杂,患者常存在多平面气道阻塞,单一的诊断方式具有局限性,因此,多学科协同、综合诊断OSAHS是今后的发展趋势。特别是X线、CT影像检查结合才能为临床制定治疗计划和手术立体定位提供可靠诊疗依据。

  参考文献:

  [1]沈婕,祁吉,尹建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睡眠状态下低剂量多层螺旋CT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7):713-717.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