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护理干预对儿童头部磁共振检查的作用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磁共振,不良反应,临床
  • 发布时间:2015-01-22 09:42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护理干预对儿童头部磁共振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头部磁共振检查患儿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模式下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在不良心理反应发生率、检查时间以及一次性完成检查成功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头部磁共振检查患儿而言,常规护理模式下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患儿的检查时间,降低患儿不良心理反应发生率,提高患儿一次性完成检查的成功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头部磁共振检查;患儿;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干预;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4)12-0027-01

  本次研究选取60例头部磁共振检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探讨护理干预对儿童头部磁共振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在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头部磁共振检查患儿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儿神志清楚,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其中,男性患儿15例,女性患儿15例;年龄5-13岁,平均年龄(8.21±4.54)岁;2例患儿颅内肿瘤,8例患儿脑血管病,20例患儿颅脑损伤;观察组30例患儿在常规护理模式下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男性患儿14例,女性患儿16例;年龄5-13岁,平均年龄(7.46±4.74)岁;5例患儿颅内肿瘤,7例患儿脑血管病,18例患儿颅脑损伤。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情况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儿

  对照组30例头部磁共振检查患儿采用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患儿

  观察组30例头部磁共振检查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用交朋友的方式,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不同特点,用亲切、温柔的语言积极主动的和患儿进行沟通,在肯定和赞扬中取得患儿的信任,鼓励患儿说出自己的心理活动,护理人员要尽量满足患儿身体以及心理上的需要,消除或者缓解患儿紧张、害怕等负面心理,同时指导患儿使用数数法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用平时说话的语速从1数到100,再从100数到1,反复练习[1]。(2)认知干预:护理人员要向患儿说清楚疾病的类型和性质,说明疾病可能对身体造成的伤害以及需要进行的一些检查等,让患儿对自己的疾病有一定的认识。护理人员还要向患儿介绍头部磁共振检查的原理、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检查设备的先进性以及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环境干预:患儿在检查前的30-60分钟,护理人员要陪同患儿到磁共振室,是熟悉了解环境,消除陌生感,在家属和护理人员的鼓励下,让患儿可以适应检查床上方磁体内狭小的空间以及机器发出的噪声,指导患儿进入机房后使用耳机的正确方法,叮嘱患儿头部进入狭小空间后要闭上双眼,缓解恐惧感[2]。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不良心理反应发生率、检查时间以及一次性完成检查成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的所得资料和数据采用专业的统计学软件SPSS16.0处理分析,计量数据用(x±s)表示,计数和计量资料经过卡方和t检验,P<0.05,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检查时间和一次性完成检查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30例患儿中,23例患儿一次性完成检查,成功率为76.7%,检查时间为(27±6.33)分钟;对照组30例患儿中,14例患儿一次性完成检查,成功率为46.7%,检查时间为(31±7.34)分钟,观察组患儿的一次性完成检查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检查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儿的不良心理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心理反应发生率为30.0%,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心理反应发生率为63.3%,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心理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儿童属于一个特殊群体,5-15岁期间的儿童基本上属于学龄初期,具有较好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但是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自制力比较差,再加上头部磁共振检查时间较长、要求较为严格等,必须对患儿进行优质护理干预[3]。本次研究选取60例头部磁共振检查患儿,分为2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头部磁共振检查患儿,在常规护理模式下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患儿的检查时间,降低患儿不良心理反应发生率,提高患儿一次性完成检查的成功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治疗优势,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檀立慧,李海渊,于佳丽.心理护理干预对幽闭恐惧症患儿行磁共振检查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6:4093-4094.

  [2]狄冬梅.系统护理干预对行磁共振检查患儿的影响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05:629-631.

  [3]李晓霞.护理干预对小儿患儿磁共振成像检查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2,06:627-628.

  黄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