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型过敏性紫癜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 来源:保健文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过敏,护理,临床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1-22 10:01
摘要:目的: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数据。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回顾性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住院时间、腹痛疼痛程度评分、并发症等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地缓解腹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天数,直接提高了临床疗效并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型过敏性紫癜;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4)12-0028-01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表现为毛细血管炎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血管炎综合征,也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管炎之一,主要累及皮肤、消化道、关节、肾脏。其特点是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腹型紫癜是过敏性紫癜的一种,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引起腹痛及消化道出血,因此容易误诊为消化道系统疾病或为急腹症而行外科手术治疗[1]。拖延治疗的最佳时间,导致病情加重,给患儿带来不必要的手术痛苦和经济负担,且病程长、病情易反复,常有并发症发生,因此对该病的积极治疗极为重要,同时给予有效、可惜的护理干预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本研究为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现选取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确诊的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男49例,女31例;年龄4-10岁,平均年龄(6.2±2.2)岁;病程最短为7d-20d;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其中右下腹痛36例,上腹痛14例,脐周痛20例,全腹痛10例;伴呕吐32例,腹泻33例,黑便20例,腹胀1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操作如下。
1.2.1 心理护理 主动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向患儿及家属主动介绍该病的相关知识,尤其需向患儿解释疼痛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及时解答患儿的疑惑,缓解不安情绪,同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要鼓励家长多陪伴患儿,举成功病例现身说法,以消除患儿焦虑、抑郁等消极的心理状况,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最终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善用抚触式语言,以增强患儿安全感,提高配合依从,重视环境护理,提供患儿需要娱乐玩具,以转移注意力,缓解病痛。
1.2.3 腹痛护理 腹痛是腹型过敏性紫癜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首先,为患儿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叮嘱其多卧床休息;应准确判断每例患儿的腹痛性质,了解患儿耐受能力。对于突发性腹痛现象,避免采取热敷处理,否则可能造成肠出血现象加重。如果患儿病情较为严重,应暂时禁食,通过静脉注射进行营养供给。病情稳定、无腹痛患儿可进食,应以流质食物为主,从少量水、米汤等开始,少量多餐,循序渐进,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禁食海鲜、蛋、奶、水果、零食等。直到无新的紫癜出现,腹痛及关节痛等症状消失后,即可逐渐添加蔬菜或水果,但暂不给予香菜、菠萝等易引起过敏的蔬菜及水果。
1.2.4 胃肠道护理 注意观察患儿的面色、表情、体位以及腹痛的性质、部位、程度和持续时间,呕吐及便血的量,患儿腹痛、便血时尤其要注意有无腹部包块、肠型及包块大小及位置,发现异常及时上报临床医生以作进一步检查,防止发生肠套叠等并发症,同时采取针对性治疗及护理。
1.2.5 皮肤护理 皮肤反复出现紫癜现在是该病的主要特征,紫癜大小不等,呈对称性成批出现。在急性发病期,护士需定时协助翻身,以观察皮肤的受压状况。指导患儿注意口腔、皮肤卫生,叮嘱患儿不得自行搔抓或者挤压,避免出现破溃或出血现象,造成感染。瘙痒明显时用少量止痒剂如炉甘石洗剂涂搽等。应选柔软、透气性能良好的宽松棉质内衣,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以防擦伤皮肤。
1.2.6 出院指导 向患儿及家属强调疾病诱因,指导规范用药、饮食等要点,发爱心卡,建立电话联系,嘱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异常并到院处理。
1.3 观察指标[2] 对两组患儿的治愈率、住院时间、腹痛疼痛程度、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所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为100%,对照组为85%,且住院时间、腹痛疼痛程度评分、并发症等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病程长、病情易反复,易误诊,常有并发症发生,对患儿的身心健康起到极大的影响,因此对其进行及时的治疗及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综合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科学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运用护理程序,从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各个方面对患者实施护理。本组研究中,从心理、皮肤、胃肠道、腹痛等方面对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得到观察组的治愈率、住院时间、腹痛疼痛程度评分、并发症等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护理过程中,要严格注意病情改变情况,对饮食进行指导,及时注意病情进展和出院康复情况。
综上所述,对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地缓解腹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天数,直接提高了临床疗效并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丽华,林燕珠.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护理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3):77-78.
[2]王自杰.护理干预在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中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1):719-720.
陈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