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外科门诊换药室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技巧
- 来源:保健文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治疗,沟通,门诊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1-22 07:42
摘要:医院外科门诊的换药室是患者流动性特别强的治疗场所。作为换药护士是医师与患者之间的联系纽带,如何掌握良好沟通技巧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医院外科门诊换药室护士在换药过程中实施有计划的治疗性沟通的体会,提出了重视首应效应,加强与患者沟通技巧的学习等。
关键词:治疗性沟通;外科;门诊;换药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4)12-0007-01
围绕病人健康并对其疾病治疗起积极作用的信息交流,称为治疗性沟通。随着我国人民群众保健观念的变化及各级医院实行医患关系沟通制度的不断加深,有目的、有针对的开展人性化的沟通方式已成为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灵活地运用治疗性沟通技术,不仅能使患者感受到亲切的关怀,也能使患者的内心得到最佳的治疗。在医院外科门诊换药室开展有针对的治疗性沟通方式,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质量,收到很好的护理效果。现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442例,年龄18岁~70岁:体表手术206例,脓肿切开引流48例,甲下积脓拔甲术18例,手足外伤120例,小面积烧伤、烫伤40例,糖尿病足感染10例。
2.沟通的程序
2.1 沟通需求评估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患者对其疾病的了解和焦虑;对所实施治疗的方法接受和信心;患者对换药过程的要求与顾虑;对可能的疼痛情绪反应;对医护人员技术水平和责任心的印象。由此确定病人心理和需求状况,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与处置。
2.2 沟通的实施
针对评估的结果,结合病人年龄、性格、职业的不同,选择恰当的方式和内容,将沟通贯穿于整个换药过程中。
2.2.1 换药前解释
在外科门诊换药室进行换药的患者主要心理问题表现为紧张和恐惧感。当伤口敷料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和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周围血管疾病,导致患者伤口愈合的时间也不短,情绪变化明显。作为医院外科专业换药室护士对每个病人的病情应详细的了解,然后告知病人疾病相关知识,通过解释,提高了对疾病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的正确认识,使患者意识到不良情绪状态可降低身体抵抗感染的能力,影响身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导致延迟伤口愈合;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调动自己的潜力,能帮助伤口愈合。创伤护理评估患者的换药方法,结合药物治疗,同时给予一定的保证,减轻患者痛苦,促进紧张和恐惧的宽松。
2.2.2 换药中的关怀
医院换药室的护士在进行对患者的换药过程中,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多询问病人的感觉,适当的关心,以及安慰和鼓励患者,对于处理过程中发生晕厥等异常情况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同时在认真熟练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例如可以通过对其进行饮食指导,嘱咐患者平时要加强营养,多吃肉类,鸡蛋,牛奶,新鲜蔬菜,水果等,这样有利于促进伤口愈合。尤其是对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控制饮食指导,说明血糖与创面愈合之间的关系等。
2.2.3 换药后宣教
换药室护士在完成换药操作后,应向患者说明必要的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并告知下次的复诊换药时间。例如嘱咐患者不要在饥饿状态下来进行换药,以免发生晕厥状况。根据患者伤口的情况向患者说明下次来换药的时间以及伤口进行拆线时间脓液、分泌物较多的伤口,每日换药一次或多次,并保持表层敷料不被分泌物湿透;分泌物不多、肉芽生长较好的伤口,可2天到3天换药1次。清洁伤口在缝合后第3天换药1次至伤口愈合拆线。在于患者沟通过程中注意消除大多数病人对换药越勤伤口愈合越快的错误想法。向患者讲解如果频繁的换药会对伤口创面造成重复拉伸,撕裂伤口,减少局部组织的免疫和再生能力,破坏了局部微循环灌注及促生长因子聚集,与外界接触细菌的机会增加,导致伤口愈合不好。对于手、足及关节部位的创伤,需要局部固定者,应向病人和家属交代观察血液循环的方法及观察指标。当患者如果遇到患肢颜色改变、皮肤温度较平常观察值低,或患肢肿胀很明显、皮肤温度高,有搏动性疼痛感,应嘱病人随时来医院换药处理。指导病人逐步进行功能性锻炼。对于未包扎的手指或脚趾可进行舒展性练习。没有进行固定的关节则可以进行屈曲及伸展练习等,通过经常做抬举上肢及抬腿等运动,可以最大限度的恢复患肢的功能。在治疗换药期间通过多次与患者的沟通,使患者对治疗的由了一个全面的了解,避免了患者盲目的紧张感,提高了生活的自理能力,促进了伤口愈合。
2.3 沟通的评价
通过对患者换药期间上述5个方面的评估,根据所反馈信息随时调整下一步所要沟通的要点和方式。在整个治疗结束时发放病人满意度调查表。本组实施治疗性沟通病人满意率达99.5%,较实施前有明显提高。
3.体会
3.1 应重视首应效应
在进行换药过程中患者对于外科门诊换药室护士良好的第一印象,对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作为医院的门诊护士应从仪容、仪表、一言一行都应该让患者感到你是一个受过严格训练、责任心强、素质高的护士,从而缩短与病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产生沟通的愿望。病人进入治疗室首先要热情接待,微笑是最好的语言,是沟通的先决条件,得体的称谓是建立良好关系的起点。
3.2 加强沟通技巧的学习
与人沟通是一门艺术,除了应具有热情、尊重、真诚的态度和多元化的专业素质,作为护理人员还应强化自身的沟通能力,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如注意(专注)、主动倾听、移情和探究,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总之,外科换药室作为医院的窗口,换药室的护士在服务中沟通,在沟通中服务。与患者应形成良好的互动,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专业服务,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与沟通能力,同时也能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韩翠,李继平.治疗性沟通的影响因素和应用对策[J].护理研究,2008,22(3a):585.
[2]刘俊辉,刘自强,潘小兰.浅谈门诊导医护士的语言技巧[J].航空航天医药,2009,20(11):113
[3]江洪.导医护士与门诊老年患者沟通技巧的体会[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1):85-86
林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