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配合
- 来源:保健文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腹腔镜,手术,麻醉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1-22 08:08
摘要: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外科医生开始了遵循无张力疝成形的原则,以腹腔镜技术行疝修补术的新思考。腹股沟斜疝是小儿的常见病,其发病率为0.8%~4.4%[1]。而在手术中,医生与器械护士的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配合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4)12-0013-01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因胚胎期睾丸下降过程中腹膜鞘状突未能闭塞所致,新生儿期即可发病,是一种先天性疾病,男性多见,右侧较左侧多2~3倍,双侧者少见,是小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我院自2013年6月—2014年6月共接诊128例斜疝患儿,现随机抽取33例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33例,男性29例,女性4例,年龄3-9岁,平均年龄在6岁,右侧斜疝20例,左侧斜疝6例(术中发现右侧伴有隐匿斜疝3例),双侧斜疝4例。
1.2 麻醉方式
本组患儿均采用全麻气管插管麻醉。
1.3 手术方法
在脐上缘做5mm的皮肤横切口,用穿刺气腹针制造人工二氧化碳气腹(压力设定为6~8mmHg拔出气腹r针),于此切口插入直径5mmTrocar置入直径5mm30度腹腔镜,观察疝囊内口并同时检查对侧是否有隐匿性疝。在腹腔镜监测下,经患侧Trocar孔送入自制的小弧度带线针,协助操作[2]。于内环口的12点开始顺时针围绕内环口在腹膜外潜行至6点的位置穿过腹膜,进入腹腔,将线与针分离,线留在腹腔内,并将空针退至腹膜外内环口12点外,从此处开始逆时针围绕内环口潜行至6点的位置穿过腹膜,将留在腹腔内的线夹住后退出体外。挤出疝囊积气后收紧此线打结。将线尾打结埋于皮下,拔出套管,消除气腹,粘贴伤口,术毕。
2 术前护理
2.1 术前访视:手术前一天对患儿经行访视,告知患儿及家长手术的方式、手术时间、及手术的优点。并评估患儿生理状况、生理状况及实验室检查,详细查阅病例,以排除患儿是否存在手术的禁忌症,从而可降低手术的风险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2.2 术前患儿的准备:术前一日告知患儿家属,术前禁食水6—8小时,已减少麻醉引起的呕吐而导致的窒息或误吸
2.3 手术当日巡回护士至病房接患儿,认真核对患儿腕带信息包括姓名、床号、年龄、性别、手术部位、禁饮禁食等情况,并且向当班护士询问患儿术前用药情况。
3 术中护理
3.1 心理护理:当患儿到达手术室后,对待患儿要和蔼可亲[3],避免患儿独处手术间,因患儿处于陌生环境时,一般会产生恐惧感,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手术概念不清楚,尽量采用抚摸的方法,年龄较大的患儿对手术有一定认识,给予一定的心理干预,采用支持、鼓励、表扬的方法,热情接近患儿,注意有技巧的交流,让患儿对手术室护士有一种亲切感,介绍手术室环境等方式,消除对手术的恐惧心理,以配合手术。
3.2 建立静脉通道:术前常规用Y型24-22号留置针作静脉穿刺留置,术中气腹后会影响下肢静脉回流,所以宜选择上肢进行穿刺。与麻醉师、手术医生三方共同核对患儿基本资料无误后,开始麻醉、安置体位,一般取平卧位,臀部垫高20-30°
3.3 保持适宜室温:患儿年龄小,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调节手术间温度在24-26℃,防止手术中身体过多暴露引起低体温或体温不升。
3.5 术中加强对患儿的生命体征及氧饱和度进行监测,此外患儿在术中是否出现皮下气肿,每30min测量一次血压,若发现异常情况,巡回护士应立即配合麻醉师进行处理。
4 手术配合
4.1 器械准备:器械护士要在患儿到达手术之前,准备好手术中所用的手术包,手术器械及缝线等。
4.2 器械护士配合:刷手前器械护士检查无菌器械包名称、在有效期内、灭菌指示胶带变色,包布无潮湿、破损,将无菌包放在器械车上,按无菌原则打开无菌包的第一层包布。
4.3 刷手前器械护士要将上衣下摆扎在裤子里,卷袖过肩,帽子遮住头发,口罩将口鼻遮住并减短指甲。
4.4 提前20min刷手,待刷手完毕后,两手放在胸前保持拱手姿势,进入手术间。
4.6 进入术间后穿无菌手术衣,器械护士取出一件手术衣,手持衣领将手术衣抖开,两手伸入袖口,由巡回护士为其穿手术衣。穿好无菌衣后,按无触摸式戴手套方法戴无菌手套。
4.7 建立气腹时,应判断气腹针是否在腹腔内,方法有(1)观察气腹机压力变化情况,如气腹压力指数有节奏逐个字数从0升至6mmHg时,表示气腹针在腹腔内,如气腹机压力指数突然或很快从0升至6mmHg时,表示气腹针不在气腹腔内。(2)用5ml注射器抽少量生理盐水,然后刺入腹腔内。观察注射器内有无大量气体溢出。若有,表示气腹针在腹腔内。若无或少量气体溢出,表示气腹针不在气腹腔内。在术中,器械护士应将器械、刀片以及缝线准确无误递于手术者。
4.8 在手术完毕后,再次与巡回护士清点手术器械,做好相关记录并整理手术器械。
5 术后护理
5.1 体位:术后将患儿送回病房,若全麻未清醒的患儿,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时,呕吐物误入呼吸道照成窒息,并与主管护士做好交接。
5.2 饮食:告知患儿家属,术后6h可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5.3 术后2d对患儿进行术后访视,询问患儿家属麻醉后是否出现并发症及伤口恢复情况
6 小结
在对本组33例患儿,进行了术前访视,安全检查、心理护理、术前用物准备,术中生命体征观察与熟练的配合,手术器械的养护以及按时的术后访视,使得33例腹股沟斜疝患儿治愈出院,无一列出现并发症。
由此得知作为一名器械护士而言,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娴熟的技术操作、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外;更要熟知器械的性能,并在手术前做好对器械监测工作,帮助医生顺利完成手术、缩短手术时间,保证患儿的生命安全,减少术后的并发症。
参考文献:
[1]韦凤平,腹腔镜行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手术的护理配合[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2]高金松,卢强,尚德山.低压腹腔镜下腹股沟斜86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18(6):113.
[3]虢新莲.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182例舒适护理[J].2010,14(16):15-16.
刘昌旭
